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湖南省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第2章 湖南省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基础第12-30页
    2.1 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第12-14页
        2.1.1 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12页
        2.1.2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第12-13页
        2.1.3 竞价上网实行电价新机制第13-14页
    2.2 湖南省地理、气候环境第14页
        2.2.1 地理环境第14页
        2.2.2 气候环境第14页
    2.3 湖南省历年用电的基本情况第14-18页
        2.3.1 湖南省网历年用电量基本情况及未来几年用电量预测第14-16页
        2.3.2 湖南省网用电负荷增长情况第16-17页
        2.3.3 影响湖南电网用电负荷变化的因素分析第17-18页
    2.4 湖南省发供电基本情况第18-24页
        2.4.1 湖南省网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第18-20页
        2.4.2 湖南省网历年发、供电量基本情况第20-24页
    2.5 湖南省网发电经济调度的特点分析第24-27页
        2.5.1 水、火电经济调度第24-25页
        2.5.2 水库调度情况第25-27页
    2.6 湖南模拟电力市场的基本情况分析第27-28页
    2.7 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现有发电竞价模式分析第30-39页
    3.1 现有的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第30-38页
        3.1.1 两部制电价第30-31页
        3.1.2 发电超基数竞价第31-32页
        3.1.3 差价合同加现货市场第32-34页
        3.1.4 效率优先与差价合同相结合第34-38页
    3.2 现有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式的比较分析第38页
    3.3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容量合同+效率置换+适时市场”模式的提出第39-50页
    4.1 不可比发电成本(容量成本)的处置方案--“容量合同”第39-40页
    4.2 效率优先的原则--“效率置换”第40-48页
        4.2.1 湖南省实际情况对发电竞价交易模式的影响第40-43页
        4.2.2 “效率置换”的提出第43-44页
        4.2.3 “效率置换”的可行性分析第44-48页
    4.3 把握市场发展程度--“适时市场”第48-49页
    4.4 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容量合同+效率置换+适时市场”模式的实现第50-76页
    5.1 合同电量Q_c和合同电价ρ_c的确定原则第50-52页
        5.1.1 合同电量Q_c的确定方法与原则第50-52页
        5.1.2 合同电价ρ_c的确定方法与原则第52页
    5.2 效率置换的实现第52-56页
        5.2.1 效率置换的交易原则第52-53页
        5.2.2 效率置换交易方式第53-55页
        5.2.3 效率置换交易示例第55-56页
    5.3 适时电力市场的竞价模式第56-70页
        5.3.1 实时电力市场自由竞价的优化目标和交易运作体系第57-58页
        5.3.2 实时市场自由竞价及日发电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第58-59页
        5.3.3 实时市场中的报价第59-61页
        5.3.4 排序上网及其算法第61-67页
        5.3.5 实时市场自由竞价原则第67页
        5.3.6 发电计划合成和执行第67-68页
        5.3.7 发电竞价交易示例第68-70页
    5.4 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第70-71页
        5.4.1 直供用户的定义第70页
        5.4.2 独立发电企业IPP、直供用户与省电力调度交易中心的关系第70-71页
        5.4.3 直供电价第71页
        5.4.4 输电费用第71页
    5.5 互联电网交易第71-74页
        5.5.1 互联电网运营面临的问题第72页
        5.5.2 互联交易模型第72-73页
        5.5.3 交易协议第73-74页
    5.6 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容量合同+全电量竞价+适时市场”模式第76-79页
    6.1 以“容量合同”确定各发电公司的容量电价和可用率要求第76-77页
    6.2 增强市场的竞争性--“全电量竞价”第77页
    6.3 把握市场发展程度--“适时市场”第77-78页
    6.4 各电厂所得年售电收入第78页
    6.5 “容量合同十全电量竞价+适时市场”模式的优点与缺陷第78页
        6.5.1 “容量合同+全电量竞价+适时市场”模式的优点第78页
        6.5.2 “容量合同+全电量竞价+适进市场”模式的缺陷第78页
    6.6 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机场定期包机项目运作的研究
下一篇: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介入研究--基于对一个家庭的个案工作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