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盐地碱蓬二型种子结实和生殖分配特征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土地盐渍化现状第10-11页
    2.耐盐植物及其耐盐机理第11-15页
        2.1 盐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第11-12页
        2.2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第12-13页
        2.3 盐生植物适应盐渍生境的机制第13-15页
    3. 盐地碱蓬种子耐盐性研究第15-20页
        3.1 盐地碱蓬适应盐渍生境的机制第15-16页
        3.2 盐地碱蓬种子异型性第16-17页
        3.3 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特性第17-18页
        3.4 盐地碱蓬二型种子的抗盐性第18-20页
    4. 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与种子发育和萌发的关系第20-21页
    5. 生殖分配和结实格局在植物适应盐渍环境中的意义第21-22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一部分 盐分对盐地碱蓬二型种子比例及抗盐性的影响第23-37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1.1 实验材料及种子采集第23页
        1.2 植物的培养及处理第23页
        1.3 种子和胚的大小第23页
        1.4 种子棕/黑比和千粒重第23页
        1.5 棕黑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1.6 萌发率、发芽指数的测定第24页
        1.7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24-25页
    2. 数据分析第25页
    3. 结果第25-32页
        3.1 种子形态第25页
        3.2 种子棕/黑比和千粒重第25-28页
        3.3 棕黑种子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第28页
        3.4 萌发指数、萌发率和总萌发率第28-30页
        3.5 内源激素含量第30-32页
    4. 讨论第32-37页
第二部分 盐分处理对潮间带生境盐地碱蓬结实特征和生殖分配的影响第37-48页
    1.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1.1 实验材料第37页
        1.2 植物培养与处理第37页
        1.3 生物量及生殖分配第37页
        1.4 植株上的棕黑种子数第37-38页
        1.5 结实格局第38页
    2. 数据分析第38页
    3.结果第38-45页
        3.1 生物量与生殖分配第38-40页
        3.2 空壳率第40页
        3.3 整株的棕黑种子数第40-41页
        3.4 各级分枝上的棕种子数第41-42页
        3.5 分枝数以及分枝上的节点数第42-43页
        3.6 果实和种子的分布第43-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第三部分 自然条件下潮间带生境盐地碱蓬结实格局和生殖分配特征第48-63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1.1 实验材料第48页
        1.2 植物材料处理第48页
        1.3 生物量及生殖分配第48页
        1.4 种子棕/黑比和千粒重第48页
        1.5 结实格局第48-49页
        1.6 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测定第49页
    2. 数据分析第49页
    3.结果第49-60页
        3.1 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第49-51页
        3.2 生物量与生殖分配第51-52页
        3.3 千粒重和种子棕/黑比第52-53页
        3.4 种子空壳率第53-54页
        3.5 分枝数及分枝数上的节点数第54-56页
        3.6 节点上的果实数及棕色种子果实数和黑色种子果实数第56-60页
    4. 讨论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7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循环肿瘤细胞在体捕获方法的饮食因素抑癌效果评价
下一篇:盐地碱蓬二型种子萌发过程中抗盐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