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诺伊盆地地震反射数据处理和解译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油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油气地震勘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11-13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地震勘探的基础理论 | 第13-23页 |
2.1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2.1.1 地震波的反射和投射 | 第13页 |
2.1.2 地震波的衰减 | 第13-15页 |
2.2 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处理和解释 | 第15-23页 |
2.2.1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 | 第15-16页 |
2.2.2 地震数据的处理 | 第16-18页 |
2.2.3 地震数据的解释 | 第18-19页 |
2.2.4 AVO | 第19-23页 |
第三章 伊利诺伊盆地概况 | 第23-29页 |
3.1 伊利诺伊盆地地质概况 | 第23-26页 |
3.2 伊利诺伊盆地油气地层概况 | 第26-29页 |
第四章 伊利诺盆地地震资料处理 | 第29-39页 |
4.1 地震资料的波场特点 | 第29-36页 |
4.1.1 预处理 | 第32-34页 |
4.1.2 自动增益控制 | 第34页 |
4.1.3 F-K域滤波 | 第34-36页 |
4.2 速度分析和NMO校正 | 第36-37页 |
4.3 剩余静校正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伊利诺伊盆地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 | 第39-49页 |
5.1 地震资料的品质及其评价 | 第39页 |
5.2 地震地质的层位标定 | 第39-46页 |
5.2.1 概述 | 第39-42页 |
5.2.2 子波选取 | 第42-44页 |
5.2.3 地震合成记录制作 | 第44-46页 |
5.3 地震反射层面的波组 | 第46-47页 |
5.4 AVO分析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