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实验材料 | 第11-14页 |
·褐藻糖胶及细胞株 | 第1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1-1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4-29页 |
·细胞水平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体外实验) | 第14-23页 |
·MTT法检测褐藻糖胶对正常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第14页 |
·MTT法检测褐藻糖胶对4T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 第15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 | 第15-16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第16-17页 |
·RT-PCR检测Bcl-2、Bax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 | 第17-19页 |
·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Survivin蛋白表达 | 第19-21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第21页 |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 | 第21-22页 |
·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 | 第22页 |
·RT-PCR检测Cyclin-D1和CDK_4 mRNA的表达 | 第22-23页 |
·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Cyclin-D1和CDK_4的表达 | 第23页 |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 mRNA和蛋白表达 | 第2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3页 |
·动物整体水平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体内实验) | 第23-29页 |
·实验动物及其饲养 | 第23-24页 |
·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和实验方案 | 第24页 |
·移植瘤常规病理检查 | 第24-25页 |
·小鼠肺转移癌灶检测 | 第25页 |
·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 | 第25-26页 |
·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内Bcl-2、Bax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 | 第26页 |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β-catenin,Cyclin-D1和CDK_4的表达 | 第26-27页 |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 | 第27-28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9-57页 |
·细胞水平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体外实验) | 第29-44页 |
·褐藻糖胶ISA对小鼠正常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褐藻糖胶对4T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 第30-31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的DNA ladder | 第31-32页 |
·褐藻糖胶对4T1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2-33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Bcl-2和Bax mRNA的水平 | 第33-35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4T1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 | 第35-36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Surv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 | 第36-37页 |
·褐藻糖胶作用后4T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第37-38页 |
·褐藻糖胶作用后4T1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 | 第38-39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4T1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的水平 | 第39-40页 |
·褐藻糖胶对4T1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0-41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细胞中Cyclin-D1和CDK_4 mRNA的表达水平 | 第41-42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细胞B-catenin,Cyclin-D1和CDK_4蛋白的水平 | 第42-43页 |
·褐藻糖胶处理后4T1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 第43-44页 |
·动物整体水平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体内实验) | 第44-57页 |
·褐藻糖胶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 第44页 |
·移植瘤大体病理及H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 | 第44-48页 |
·褐藻糖胶对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8-49页 |
·移植瘤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 | 第49-50页 |
·移植瘤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 | 第50-51页 |
·移植瘤组织B-catenin、Cyclin-D1和CDK_4蛋白的表达 | 第51-54页 |
·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和VEGF蛋白的表达 | 第54-56页 |
·褐藻糖胶对荷瘤小鼠肺转移灶的影响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7-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综述 | 第71-8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