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生物学论文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安全性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研究进展第12-15页
        1.1.1 灵芝基本特征第12页
        1.1.2 灵芝的分布与发现概况第12页
        1.1.3 灵芝的药理作用第12-14页
        1.1.4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发现与研究的开展第14-15页
        1.1.5 免疫调节蛋白质生物药品发展现状第15页
    1.2 白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第15-20页
        1.2.1 白细胞的生理第15-16页
        1.2.2 白细胞总数升高及异常病症第16-17页
        1.2.3 白细胞减少症发病病因第17页
        1.2.4 白细胞减少症常用治疗方法第17-20页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rLZ-8 的制备第21-31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23页
        2.1.1 实验仪器第21页
        2.1.2 实验试剂第21-22页
        2.1.3 试剂配制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8页
        2.2.1 rLZ-8 基因的克隆第23-25页
        2.2.2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5-26页
        2.2.3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感受态及线性化制备筛选第26页
        2.2.4 rLZ-8 酵母菌在摇瓶中的表达第26页
        2.2.5 rLZ-8 中试发酵工艺的生产第26-27页
        2.2.6 rLZ-8 蛋白纯化第27-28页
    2.3 实验结果第28-30页
        2.3.1 rLZ-8 基因克隆 PCR 结果第28-29页
        2.3.2 rLZ-8 摇瓶筛选经电泳鉴定表达量第29页
        2.3.3 rLZ-8 中试发酵经电泳鉴定表达量第29-30页
        2.3.4 rLZ-8 蛋白纯化结果第30页
    2.4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rLZ-8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第31-42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3.1.1 实验仪器第31页
        3.1.2 实验试剂第31页
        3.1.3 试剂配制第31-32页
        3.1.4 实验动物第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5页
        3.2.1 实验目的第32-33页
        3.2.2 给药途径第33-34页
        3.2.3 给药剂量第34页
        3.2.4 观察时间及指标第34-35页
    3.3 实验结果第35-40页
        3.3.1 尾静脉给药途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第35-37页
        3.3.2 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检测第37-40页
    3.4 讨论第40-41页
    3.5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rLZ-8 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第42-51页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2页
        4.1.1 实验仪器第42页
        4.1.2 实验试剂第42页
        4.1.3 实验动物第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43页
        4.2.1 实验目的第42-43页
        4.2.2 实验周期第43页
        4.2.3 实验分组第43页
        4.2.4 给药方式第43页
        4.2.5 观察指标第43页
    4.3 实验结果第43-49页
        4.3.1 SD 大鼠进食和体重增长第43-44页
        4.3.2 肝肾功能检测第44-47页
        4.3.3 免疫功能检测第47-49页
        4.3.4 病理学检测第49页
    4.4 讨论第49-50页
    4.5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低浓度布比卡因对QX-314-OH神经阻滞的初步药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