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生、熟大黄“生泻熟缓、生熟异治”炮制机理研究

缩略词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11页
Abstract第11-17页
引言第18-20页
1 生、熟大黄“生泻熟缓”作用特点研究第20-36页
    1.1 评价“泻下”作用的动物模型的选择第20-25页
        1.1.1 材料第21页
        1.1.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1.1.3 实验结果第22-24页
        1.1.4 KM小鼠热结便秘模型的评判第24页
        1.1.5 讨论第24-25页
    1.2 生、熟大黄对热结便秘模型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第25-29页
        1.2.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1.2.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1.2.3 实验结果第27-28页
        1.2.4 小结与讨论第28-29页
    1.3 生、熟大黄在大承气汤中泻下作用的差异第29-34页
        1.3.1 实验材料第29-30页
        1.3.2 实验方法第30页
        1.3.3 实验结果第30-32页
        1.3.4 讨论第32-34页
    1.4 小结与讨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2 生、熟大黄“生泻熟缓”作用机理研究第36-73页
    2.1 基于胃肠激素-神经递质-脑肠肽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第36-44页
        2.1.1 生、熟大黄研究第36-39页
        2.1.2 生大黄和熟大黄大承气汤配伍替换研究第39-44页
    2.2 基于水通道蛋白穿梭机制的作用机理研究第44-56页
        2.2.1 实验材料第44-45页
        2.2.2 实验方法第45页
        2.2.3 实验结果第45-52页
        2.2.4 小结与讨论第52-56页
    2.3 基于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研究第56-66页
        2.3.1 热结便秘模型大鼠VIP和AQP3在结肠的表达第56-62页
        2.3.2 对热结便秘模型大鼠血清CAMP、PKA变化水平的影响第62-63页
        2.3.3 小结与讨论第63-66页
    2.4 基于ENS-ICC-SMC的作用机理研究第66-71页
        2.4.1 ICC在结肠的表达第66-69页
        2.4.2 ICC相关的肠神经递质第69-70页
        2.4.3 小结与讨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3 大黄“生熟异治”作用研究第73-95页
    3.1 生、熟大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第73-78页
        3.1.1 实验试药、材料及仪器第73-74页
        3.1.2 实验方法第74页
        3.1.3 实验结果第74-76页
        3.1.4 小结与讨论第76-78页
    3.2 大黄素葡萄苷、大黄酸葡萄糖苷等对HEPG2、MG-63、B16、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第78-82页
        3.2.1 实验试药、材料及仪器第78页
        3.2.2 实验方法第78-79页
        3.2.3 实验结果第79-81页
        3.2.4 小结与讨论第81-82页
    3.3 生、熟大黄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第82-94页
        3.3.1 实验试药、材料及仪器第82页
        3.3.2 实验方法第82-85页
        3.3.3 实验结果第85-92页
        3.3.4 小结与讨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5页
4 基于大黄“生泻熟缓、生熟异治”的物质基础研究第95-123页
    4.1 药材来源、鉴定依据及饮片炮制第95-96页
        4.1.1 药材来源第95-96页
        4.1.2 鉴定依据第96页
        4.1.3 饮片炮制第96页
    4.2 UHPLC-QTOF-MS用于生、熟大黄特征图谱的建立第96-116页
        4.2.1 实验试药、材料及仪器第97-98页
        4.2.2 UPLC/Q-TOF MS分析的样品制备及测定第98-102页
        4.2.3 实验结果第102-112页
        4.2.4 基于UPLC/Q-TOF MS的生、熟大黄特征图谱的建立第112-113页
        4.2.5 讨论第113-116页
    4.3 生、熟大黄“生熟异治”谱效关系研究第116-122页
        4.3.1 灰关联度分析第116-121页
        4.3.2 讨论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3页
结论第123-125页
文献综述第125-140页
    参考文献第132-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DN平台的网络会话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发布订阅系统中消息投递性能与可靠性的相关机制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