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5页
    1.1 论文选题来源第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坡折带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多分支水道化扇体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4 存在问题第19-20页
    1.3 选题目标及研究意义第20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1-22页
    1.5 论文实际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第22-25页
        1.5.1 完成工作量第22-23页
        1.5.2 主要成果第23-2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5-30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25-26页
    2.2 白云凹陷的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演化阶段第26-30页
        2.2.1 地层充填序列第26-28页
        2.2.2 构造演化第28-30页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30-46页
    3.1 层序界面特征第30-36页
        3.1.1 层序界面识别第30-32页
        3.1.2 层序界面特征第32-36页
    3.2 层序地层格架构建第36-39页
        3.2.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第36-37页
        3.2.2 珠江组层序地层格架特征第37-39页
    3.3 陆架坡折特征及其发育机制第39-42页
        3.3.1 坡折带识别方法第40-41页
        3.3.2 白云凹陷北坡坡折带特征第41-42页
    3.4 陆架坡折对沉积体的控制作用第42-46页
第四章 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第46-75页
    4.1 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沉积体系类型第46-57页
        4.1.1 岩芯特征第47-51页
        4.1.2 测井特征第51-55页
        4.1.3 地震反射特征第55-57页
    4.2 珠江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第57-75页
        4.2.1 珠江组一段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第58-61页
        4.2.2 珠江组二段低位体系域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第61-69页
        4.2.3 珠江组二段海侵体系域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第69-71页
        4.2.4 珠江组二段高位体系域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第71-75页
第五章 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沉积体系展布控制因素分析第75-90页
    5.1 断裂活动对沉积的影响第75-76页
    5.2 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分布的影响第76-85页
        5.2.1 沉降史分析原理第76-79页
        5.2.2 关键界面古地貌特征第79-80页
        5.2.3 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第80-84页
        5.2.4 东西部坡度差异对沉积体系的影响第84-85页
    5.3 物源对沉积体系分布的影响第85-87页
    5.4 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第87-90页
        5.4.1西部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模式第87-88页
        5.4.2 东部多分支水道化扇沉积模式第88-90页
第六章 结论第90-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扬子克拉通崆岭地区现代河流碎屑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研究
下一篇: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