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金昌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选题背景第11-13页
        1.1.1 粗放增长到集约化发展的城镇化转型第11-12页
        1.1.2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第12页
        1.1.3 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第12-13页
        1.1.4 金昌市中心城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13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1.2.1 实现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由拉动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第13-14页
        1.2.2 保护耕地,保证生态安全的需要第14页
        1.2.3 城市集约高效发展的需要第14-15页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15-16页
    1.4 研究体系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3 研究框架第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9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9-22页
        2.1.1 对空间增长方面的研究第19-20页
        2.1.2 对空间增长边界的研究第20-22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22-26页
        2.2.1 对空间增长方面的研究第22-24页
        2.2.2 对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研究第24-26页
    2.3 研究评述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城市空间增长演变及影响因子分析第29-57页
    3.1 城市概况第29-33页
        3.1.1 自然地理第29-30页
        3.1.2 历史沿革第30-31页
        3.1.3 社会经济概况第31页
        3.1.4 发展趋势第31-33页
    3.2 城市空间增长演变分析第33-47页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3-36页
        3.2.2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过程分析第36-41页
        3.2.3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特征分析第41-44页
        3.2.4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存在的问题第44-47页
    3.3 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第47-56页
        3.3.1 约束因子第47-49页
        3.3.2 驱动因子第49-52页
        3.3.3 引导因子第52-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刚性增长边界的划定第57-65页
    4.1 城市刚性增长边界划定目标第57页
    4.2 刚性增长边界的技术路线第57-58页
    4.3 刚性增长边界评价指标体系第58-61页
    4.4 刚性增长边界要素分析第61-63页
    4.5 刚性增长边界的划定第63-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 弹性增长边界的划定第65-77页
    5.1 城市弹性增长边界划定的目标与方法第65-66页
        5.1.1 划定目标第65-66页
        5.1.2 划定方法第66页
    5.2 CA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6-75页
        5.2.1 Kappa精度检验第69-73页
        5.2.2 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模拟结果第73-75页
    5.3 与总体规划的比较分析第75-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城市空间增长策略与增长边界管控建议第77-83页
    6.1 城市空间增长策略建议第77-79页
        6.1.1 明确建设时序,实现城市空间理性增长第77-78页
        6.1.2 挖掘空间潜力,明确集约空间发展道路第78-79页
    6.2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调控对策第79-80页
        6.2.1 对刚性边界和弹性边界采取不同的落实和管理方式第79页
        6.2.2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以确保城市增长边界的实行第79-80页
    6.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引导对策第80-81页
        6.3.1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第80页
        6.3.2 重点改造城边村第80-81页
        6.3.3 加快城市内部更新第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3-87页
    7.1 结论第83-84页
    7.2 关键技术第84-85页
    7.3 不足之处第85页
    7.4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图表目录第93-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甲烷排放规律及覆盖层甲烷氧化因子研究
下一篇:黄土各向异性特性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