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章节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第14-19页 |
2.1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 | 第14-17页 |
2.1.1 系统模型 | 第15-17页 |
2.2 稀疏码多址接入技术SCMA | 第17页 |
2.3 多用户共享接入技术MUSA | 第17-18页 |
2.4 图样分割多址接入技术PDMA | 第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NOMA关键技术的算法优化和性能评估 | 第19-43页 |
3.1 用户配对 | 第19-20页 |
3.1.1 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用户集合划分 | 第19页 |
3.1.2 基于耦合损耗的用户集合划分 | 第19-20页 |
3.1.3 小结 | 第20页 |
3.2 功率分配 | 第20-24页 |
3.2.1 最大化比例公平因子算法 | 第21页 |
3.2.2 固定功率分配算法 | 第21页 |
3.2.3 分数功率分配算法 | 第21-22页 |
3.2.4 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 | 第22-23页 |
3.2.5 小结 | 第23-24页 |
3.3 基于比例公平的NOMA调度 | 第24-29页 |
3.3.1 经典调度算法 | 第24-25页 |
3.3.2 传统的基于比例公平的NOMA调度算法 | 第25-28页 |
3.3.3 改进的NOMA调度算法 | 第28页 |
3.3.4 小结 | 第28-29页 |
3.4 MIMO融合 | 第29页 |
3.5 仿真结果和性能评估 | 第29-41页 |
3.5.1 系统级仿真平台框架和流程 | 第30-33页 |
3.5.2 仿真假设和仿真参数 | 第33-35页 |
3.5.3 耦合损耗阈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4 功率分配算法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5 比例公平因子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6 用户数目对NOMA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7 子带数目对NOMA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8 NOMA与OMA模式下的性能比较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格雷码映射的NOMA联合优化方案的性能评估 | 第43-53页 |
4.1 多用户叠加传输候选方案 | 第43-48页 |
4.1.1 格雷码映射的比特级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方案 | 第44-45页 |
4.1.2 无格雷码映射的独立多用户叠加传输方案 | 第45-47页 |
4.1.3 格雷码映射的联合多用户叠加传输方案 | 第47-48页 |
4.1.4 小结 | 第48页 |
4.2 基于格雷码映射的NOMA联合优化方案 | 第48-51页 |
4.3 仿真结果和性能评估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3-55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3页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