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0-2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7页 |
1.1.1 恒星燃烧的基本过程 | 第10-14页 |
1.1.2 ~(12)C+~(13)C熔合反应的意义 | 第14-17页 |
1.2 熔合反应截面与产额 | 第17-24页 |
1.2.1 熔合反应截面 | 第20-22页 |
1.2.2 薄靶产额 | 第22-24页 |
1.3 熔合截面的测量方法 | 第24-29页 |
1.3.2 β 和 γ 射线的探测 | 第24-27页 |
1.3.3 探测效率的刻度方法 | 第27-29页 |
第二章 ~(12)C(~(13)C, p)~(24)Na实验概况 | 第29-43页 |
2.1 实验设置 | 第29-36页 |
2.1.1 在线束流辐照 | 第29-35页 |
2.1.2 离线活度测量 | 第35-36页 |
2.2 电子学 | 第36-38页 |
2.3 HPGe探测器的能量刻度 | 第38-43页 |
第三章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3-50页 |
3.1 束流强度 | 第43页 |
3.2 反应活度 | 第43-44页 |
3.3 反应截面及S因子的提取 | 第44-50页 |
3.3.1 有效能量和碳沉积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2 反应截面的误差分析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0-59页 |
4.1 质子道数据对比 | 第50-52页 |
4.2 熔合总截面的S因子对比 | 第52-59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