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论文--淡水贝类论文

三角帆蚌创伤修复模型的构建及重组TIMP的抑制功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语表第7-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1页
    1.1 贝类免疫系统的概述第12-14页
        1.1.1 免疫识别第12-13页
        1.1.2 免疫效应物第13页
        1.1.3 贝类的组织防御系统第13-14页
    1.2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第14-16页
        1.2.1 TIMP的结构与分类第14-15页
        1.2.2 脊椎动物的TIMP第15页
        1.2.3 无脊椎动物的TIMP第15-16页
    1.3 TIMP的功能第16-19页
        1.3.1 TIMPs的抑制活性第16-17页
        1.3.2 促进细胞生长能力第17-18页
        1.3.3 促细胞凋亡功能第18页
        1.3.4 抗血管活性第18-19页
        1.3.5 突触可塑性第19页
    1.4 TIMP的进化史第19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2章 三角帆蚌TIMP基因的克隆、创伤修复模型的构建及重组TIMP的抑制功能第21-99页
    2.1 前言第21-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45页
        2.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2 菌株和质粒第22页
        2.2.3 主要试剂第22-23页
        2.2.4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2.2.5 总RNA的提取第23-24页
        2.2.6 SMART cDNA的合成第24-26页
        2.2.7 TIMP1基因和TIMP2基因的克隆第26-33页
        2.2.8 TIMP1基因和TIMP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3-34页
        2.2.9 TIMP1,2 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第34-35页
        2.2.10 嗜水气单胞菌、肽聚糖刺激后TIMP1基因和TIMP2基因的表达第35-36页
        2.2.11 三角帆蚌创伤修复过程中TIMP1基因和TIMP2基因的表达第36页
        2.2.12 利用RT- PCR技术检测表达变化第36-38页
        2.2.13 TIMP1基因和TIMP2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8-45页
            2.2.13.1 重组质粒pET-TIMP1和pET-TIMP2的构建第38-41页
            2.2.13.2 pET-TIMP1和pET-TIMP2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第41-42页
            2.2.13.3 重组TIMP1和TIMP2蛋白的纯化第42-43页
            2.2.13.4 重组蛋白浓度的测定第43-44页
            2.2.13.5 重组蛋白活性的测定第44-45页
    2.3 实验结果第45-95页
        2.3.1 三角帆蚌的总RNA第45-46页
        2.3.2 三角帆蚌TIMP1基因cDNA全长克隆第46页
        2.3.3 TIMP1基因的cDNA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46-49页
        2.3.4 TIMP2基因的cDNA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49-50页
        2.3.5 TIMP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0-61页
            2.3.5.1 TIMP1和TIMP2基因的一级结构分析第50-52页
            2.3.5.2 TIMP1和TIMP2基因的蛋白亲水性与疏水性分析第52-54页
            2.3.5.3 TIMP1基因和TIMP2蛋白的结构域分析第54-56页
            2.3.5.4 TIMP1基因和TIMP2蛋白的信号肽预测第56-57页
            2.3.5.5 TIMPs基因的二级结构分析第57-59页
            2.3.5.6 TIMP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第59-61页
        2.3.6 推导TIMP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第61-63页
        2.3.7 推导TIMP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第63-66页
        2.3.8 TIMP1和TIMP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第66-67页
        2.3.9 TIMP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第67-69页
        2.3.10 TIMP基因的组织表达第69-88页
            2.3.10.1 TIMP1基因的组织表达第73-74页
            2.3.10.2 TIMP2基因的组织表达第74-75页
            2.3.10.3 肽聚糖和嗜水气单胞菌刺激三角帆蚌后TIMP1基因在血细胞、肝胰脏中的表达分析第75-81页
            2.3.10.4 肽聚糖和嗜水气单胞菌刺激三角帆蚌后TIMP2基因在血细胞、肝胰脏中的表达量变化第81-86页
            2.3.10.5 创面组织TIMP1基因的表达变化第86-87页
            2.3.10.6 创面组织TIMP2基因的表达变化第87-88页
        2.3.11 TIMP1和TIMP2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88-92页
            2.3.11.1 TIMP1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第88-90页
            2.3.11.2 TIMP2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第90-92页
        2.3.12 重组TIMP1和TIMP2蛋白浓度和活性的测定第92-95页
            2.3.12.1 重组TIMP1和TIMP2蛋白浓度的测定第92-93页
            2.3.12.2 重组TIMP1和TIMP2蛋白活性的测定第93-95页
    2.4 讨论第95-99页
第3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1页
    3.1 结论第99-100页
    3.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池蝶蚌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HsLITAF)的分子结构特征和功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胭脂鱼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脂肪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