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7-28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第28-32页 |
第2章 复杂网络与Multi-Agent系统理论基础 | 第32-56页 |
2.1. 复杂网络的相关概念 | 第32-37页 |
2.2. 网络的拓扑特征 | 第37-39页 |
2.3. 网络模型 | 第39-46页 |
2.4. 网络鲁棒性 | 第46-48页 |
2.5. 复杂网络理论的一些应用 | 第48-50页 |
2.6. Multi-Agent系统 | 第50-5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3章 银行间市场动态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56-74页 |
3.1. 现有银行间市场网络模型 | 第56-61页 |
3.2. 银行间市场动态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61-65页 |
3.3. 基于动态网络的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仿真分析 | 第65-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基于动态网络的银行间市场多渠道风险传染研究 | 第74-92页 |
4.1. 银行间市场多渠道风险传染 | 第74-77页 |
4.2. 基于动态网络的银行间市场多渠道风险传染仿真分析 | 第77-86页 |
4.3. 银行间风险传染对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86-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第5章 基于动态网络的银行间市场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 第92-102页 |
5.1. 目标免疫策略 | 第92-97页 |
5.2. 银行间救助策略 | 第97-98页 |
5.3. 流动性救助策略 | 第98-99页 |
5.4. 不同风险控制策略的比较 | 第99-10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2-103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2-124页 |
附录A | 第124-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