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通货膨胀论文

电子货币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第16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第16-18页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电子货币发展概况第18-29页
    2.1 电子货币的定义第18-20页
        2.1.1 国外关于电子货币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2.1.2 我国对电子货币的概念界定第19-20页
    2.2 电子货币产生的必要性第20-21页
    2.3 电子货币的特点和风险第21-23页
        2.3.1 电子货币的特点第21-22页
        2.3.2 电子货币的风险第22-23页
    2.4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现状第23-29页
        2.4.1 我国银行卡发展概况第23-25页
        2.4.2 银行卡渗透率逐年上升第25-26页
        2.4.3 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迅速第26-29页
第3章 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9-37页
    3.1 电子货币条件下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第29-30页
    3.2 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第30-31页
        3.2.1 基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第30-31页
    3.3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第31-34页
        3.3.1 货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第31页
        3.3.2 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第31-32页
        3.3.3 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产生的影响第32-34页
    3.4 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第34-37页
第4章 电子货币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7-44页
    4.1 指标说明第37-39页
        4.1.1 通货膨胀第37-38页
        4.1.2 银行卡交易额第38页
        4.1.3 货币流通速度第38-39页
        4.1.4 货币供给和国内生产总值第39页
        4.1.5 通货膨胀的滞后期第39页
    4.2 实证过程第39-44页
        4.2.1 平稳性检验第39-40页
        4.2.2 协整检验第40-41页
        4.2.3 回归结果及分析第41-44页
第5章 建议第44-47页
    5.1 完善对我国电子货币的统计第44页
    5.2 中央银行应将电子货币纳入政策分析之中第44-45页
    5.3 鼓励电子货币的使用第45页
    5.4 防范风险,加强电子货币的立法和监督第45-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