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一、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一般理论 | 第13-22页 |
| (一)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 第13-17页 |
| 1.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含义 | 第13-14页 |
| 2.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 | 第14-17页 |
| (二)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动因 | 第17-22页 |
| 1.传统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动因 | 第17-18页 |
| 2.新型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动因 | 第18-22页 |
| 二、我国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 | 第22-27页 |
| (一)立法存在局限 | 第22-25页 |
| 1.网络广告主体难界定 | 第22-23页 |
| 2.现有法律难以应对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23页 |
| 3.市场准入与网络广告经营资格混为一谈 | 第23-24页 |
| 4.责任制度构建不合理 | 第24-25页 |
| (二)司法管辖模糊 | 第25-26页 |
| 1.管辖机关难以确认 | 第25页 |
| 2.缺乏专门司法机关 | 第25-26页 |
| (三)行政监管低效 | 第26-27页 |
| 1.监管制度缺陷导致监管不力 | 第26页 |
| 2.忽视与行业自律相配合 | 第26-27页 |
| 三、我国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27-36页 |
| (一)完善立法体系 | 第27-31页 |
| 1.丰富网络广告主体的内涵 | 第27-28页 |
| 2.增加对于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列举 | 第28页 |
| 3.完善责任制度 | 第28-30页 |
| 4.注意区分网络市场准入与网络广告经营资格 | 第30-31页 |
| 5.注重与行业规章的结合 | 第31页 |
| (二)强化司法——建立审理电子商务纠纷案件的专门法院 | 第31-32页 |
| (三)健全行政监管体制 | 第32-36页 |
| 1.完善政府监督模式 | 第32-33页 |
| 2.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行业自律与消费者主动维权三者的良性互动 | 第33-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