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目录 | 第14-15页 |
| 引言 | 第15-17页 |
| 一、我国行附民诉讼适用范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7-23页 |
| (一)立法现状 | 第17-19页 |
| (二)国内学术界的争议观点 | 第19-20页 |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二、域外立法的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 第23-27页 |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一元裁判体制 | 第23-24页 |
| (二)法国的二元裁判体制 | 第24-26页 |
| (三)对我们的启示 | 第26-27页 |
| 三、行附民诉讼适用范围的确定 | 第27-34页 |
| (一)行附民诉讼适用范围确定的意义 | 第28-29页 |
| (二)行附民诉讼适用类型的确定 | 第29-31页 |
| (三)行附民诉讼适用阶段的确定 | 第31-32页 |
| (四)行附民适用范围确定的标准 | 第32-33页 |
| (五)确定方式 | 第33-34页 |
| 四、完善行附民诉讼适用范围的措施 | 第34-38页 |
| (一)加强立法的完善 | 第35-36页 |
| (二)加强沟通协调 | 第36-37页 |
| (三)注意与其他法律之间的衔接 | 第37-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