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单核稀土—氮氧自由基多自旋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稀土-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研究进展第10-17页
     ·分子基磁体第11页
     ·单分子磁体第11-14页
     ·单链磁体第14-17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氮氧自由基配体的合成与表征第18-23页
   ·氮氧自由基中间体的合成第18页
     ·2,3-二甲基-2,3-二硝基丁烷第18页
     ·2,3-二甲基-2,3-二羟氨基丁烷第18页
   ·氮氧自由基的合成第18-21页
     ·4-异丙基苯取代氮氧自由基(NITPhi-Pr)的合成第18-19页
     ·4-硫甲基苯取代氮氧自由基(NITPhSMe)的合成第19页
     ·4-正戊氧基苯取代氮氧自由基(NITPhOA)的合成第19-20页
     ·4-二甲胺基苯取代氮氧自由基(NITPhBMA)的合成第20-21页
   ·氮氧自由基的表征第21-23页
     ·红外光谱(IR)第21页
     ·元素分析第21-22页
     ·ESR 谱第22-23页
第三章 稀土金属-NITPhi-Pr 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第23-38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i-Pr)_2 的合成第23页
     ·NITPhi-Pr 氮氧自由基的合成第23页
     ·RE(hfac)_3(NITPhi-Pr)_2 配合物的合成第23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i-Pr)_2 的红外表征第23-24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i-Pr)_2 的晶体结构第24-36页
     ·RE(hfac)_3(NITPhi-Pr)_2 晶体结构测定第24页
     ·RE(hfac)_3(NITPhi-Pr)_2 晶体结构描述第24-36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i-Pr)_2 的热重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稀土金属-NITPhSMe 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第38-54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SMe)_2 的合成第38页
     ·NITPhSMe 氮氧自由基的合成第38页
     ·RE(hfac)_3(NITPhSPr)_2 配合物的合成第38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SMe)_2 的红外表征第38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SMe)_2 的晶体结构第38-50页
     ·RE(hfac)_3(NITPhSMe)_2 晶体结构测定第38-49页
     ·RE(hfac)_3(NITPhSMe)_2 晶体结构描述第49-50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SMe)_2 的热重分析第50-52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SMe)_2 的磁性质第52-54页
第五章 稀土金属-NITPhOA 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第54-64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OA)_2 的合成第54页
     ·NITPhOA 氮氧自由基的合成第54页
     ·RE(hfac)_3(NITPhOA)_2 配合物的合成第54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OA)_2 的红外表征第54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OA)_2 的晶体结构第54-60页
     ·RE(hfac)_3(NITPhOA)_2 晶体结构测定第54-59页
     ·RE(hfac)_3(NITPhOA)_2 晶体结构描述第59-60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OA)_2 的热重分析第60-61页
   ·配合物RE(hfac)_3(NITPhOA)_2 的磁性质第61-64页
第六章 稀土金属-NITPhBMA 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第64-69页
   ·配合物Dy(hfac)_3(NITPhBMA)_2 的合成第64页
     ·NITPhBMA 氮氧自由基的合成第64页
     ·Dy(hfac)_3(NITPhBMA)_2 配合物的合成第64页
   ·配合物Dy(hfac)_3(NITPhBMA)_2 的红外表征第64页
   ·配合物Dy(hfac)_3(NITPhBMA)_2 的晶体结构第64-67页
     ·Dy(hfac)_3(NITPhBMA)_2 晶体结构测定第64页
     ·Dy(hfac)_3(NITPhBMA)_2 晶体结构描述第64-67页
   ·配合物Dy(hfac)_3(NITPhBMA)_2 的热重分析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论文所述晶体编号第80-81页
主要配体结构及缩写符号第81-82页
测试方法和仪器第82页
本文所用化学试剂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离子修饰聚苯胺电极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在聚乙二醇中钯催化的偶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