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准入的基础:统一身份信任体系 | 第15-27页 |
2.1 企业统一身份认证体系 | 第15-16页 |
2.2 统一目录服务 | 第16-19页 |
2.2.1 统一目录服务概述 | 第17-18页 |
2.2.2 LDAP目录服务架构 | 第18-19页 |
2.3 集中身份管理 | 第19-20页 |
2.3.1 集中身份管理概述 | 第19页 |
2.3.2 统一身份视图 | 第19-20页 |
2.4 统一认证 | 第20-24页 |
2.4.1 统一认证系统概述 | 第20-21页 |
2.4.2 身份认证流程 | 第21-22页 |
2.4.3 统一认证系统架构 | 第22-24页 |
2.5 公共密钥体系 | 第24-26页 |
2.5.1 公钥基础设施(PKI) | 第24页 |
2.5.2 数字证书身份认证信任模型 | 第24-25页 |
2.5.3 公共密钥体系系统功能模型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移动安全准入第一关卡:安全接入 | 第27-35页 |
3.1 安全接入 | 第27-31页 |
3.1.1 移动设备的接入方式选择 | 第27-29页 |
3.1.2 移动设备的身份认证方案 | 第29-31页 |
3.1.3 结合MDM的安全状态准入 | 第31页 |
3.2 结合统一身份认证的安全网关 | 第31-32页 |
3.2.1 安全接入网关总体架构 | 第31-32页 |
3.2.2 通信信道加密 | 第32页 |
3.3 移动安全接入总体构架 | 第32-34页 |
3.3.1 移动设备通过安全网关的身份认证流程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移动安全准入第二关卡:云桌面 | 第35-47页 |
4.1 云桌面的实现原理简述 | 第35-37页 |
4.1.1 虚拟桌面技术概述 | 第36-37页 |
4.2 云桌面与移动安全准入的结合 | 第37-39页 |
4.2.1 云桌面的安全增强需求 | 第37-39页 |
4.2.2 云桌面的移动安全准入控制作用 | 第39页 |
4.3 云桌面与移动安全准入机制 | 第39-46页 |
4.3.1 云桌面现有访问控制机制简析 | 第39-40页 |
4.3.2 云桌面帐号管理机制 | 第40-41页 |
4.3.3 安全网关到云桌面的信任传递机制 | 第41-42页 |
4.3.4 云桌面安全准入集成实现机制 | 第42-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移动安全准入第三关卡:云桌面应用与数据资源访问安全准入 | 第47-57页 |
5.1 资源访问安全准入信任传递 | 第47-50页 |
5.1.1 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 | 第48-49页 |
5.1.2 实现机制 | 第49页 |
5.1.3 安全简析 | 第49-50页 |
5.2 应用系统资源访问安全准入 | 第50-53页 |
5.2.1 云桌面上的应用准入需求 | 第50-51页 |
5.2.2 云桌面的单点登录模式 | 第51页 |
5.2.3 准入信任传递机制:token传递机制 | 第51-53页 |
5.3 云端数据资源访问安全准入 | 第53-55页 |
5.3.1 云桌面的数据加密需求 | 第53页 |
5.3.2 云端数据加密 | 第53-54页 |
5.3.3 数据准入的传递机制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文章总结 | 第57-59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