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董事信义义务重塑--以金融创新、公司治理现代化与董事非理性为背景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12-20页
    一、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二、 本文的逻辑框架第14-16页
    三、 文献综述第16-19页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一章 信义义务之由来与董事信义义务之卖相第20-23页
    第一节 信义义务之由来:信托制度的产生第20-21页
    第二节 把脉传统董事信义义务第21-23页
第二章 传统董事信义义务的逻辑基础及其曲解第23-27页
    第一节 对公司为股东所有理念的挑战第23-25页
    第二节 公司利益即为股东利益之误解第25-26页
    第三节 实体经济造成董事信义义务功德圆满的错觉第26-27页
第三章 金融创新对董事信义义务造成冲击第27-32页
    第一节 股东“离心”:差异股东成为公司治理的“搅局者”第27-28页
    第二节 权益重整:公司资本构成的“新秩序”第28-29页
    第三节 监守自盗:董事权利义务的失衡第29-32页
第四章 董事行为的非理性假设—从“经济人”到“现实人”第32-43页
    第一节 董事行为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学解释第33-37页
        一、 董事印象和态度的形成和变化第33-34页
        二、 董事群体思维第34-36页
        三、 董事决策的直觉与理性博弈第36-37页
    第二节 董事行为非理性的行为经济学解释第37-43页
        一、 董事决策之参照依赖第37-38页
        二、 锚定心理对决策认知的左右第38-39页
        三、 框架效应下的董事“失独”现象第39-40页
        四、 受“前景”蒙蔽的董事第40-41页
        五、 董事的隐含策略——互惠利他第41-43页
第五章 “变法”董事信义义务:外延拓展与结构重建第43-57页
    第一节 扩大董事信义义务受益人范围第43-47页
        一、 一般债权第44-45页
        二、 未来债权第45-47页
    第二节 扩大注意义务的“势力范围”第47-51页
        一、 注意义务之本相第47-49页
        二、 注意义务的窘境以及完善思路——以债权人为例第49-51页
            (一)建立公司债债权人会议制度,审查董事重大经营决策第49-50页
            (二)要求董事对不当决策的后果向债权人承担个人责任第50-51页
    第三节 引入诚信义务,使信义义务如虎添翼第51-57页
        一、 问责缝隙:在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之间第51-52页
        二、 非理性决策:难言信义义务第52-53页
        三、 填补空隙:第三条道路的选择——董事诚信义务第53-57页
            (一)诚信义务的基本内涵第54-55页
            (二)来自美国的诚信立法经验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3-64页
后记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徽州坟产纠纷研究
下一篇: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法律风险与监管--以国内外典型模式比较研究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