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干渠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第14-19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 第14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内容 | 第14页 |
·配置形式 | 第14-15页 |
·指导思想和配置原则 | 第15-16页 |
·指导思想 | 第15页 |
·配置原则 | 第15-16页 |
·主要的水资源配置模式及发展方向 | 第16-19页 |
·水资源配置模式 | 第16-17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17-19页 |
3 沙河干渠水资源系统概述 | 第19-32页 |
·沙河干渠概况 | 第19-20页 |
·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气象水文与河流水系 | 第20页 |
·王快水库概况 | 第20-21页 |
·供水区经济概况 | 第21页 |
·供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现状供用水量 | 第21-22页 |
·城市用水分析 | 第22页 |
·农业用水分析 | 第22页 |
·缺水形式分析 | 第22-24页 |
·供水区水资源量分析 | 第24-32页 |
·水源条件及利用原则 | 第24-25页 |
·中管头口门来水分析 | 第25页 |
·王快水库来水分析 | 第25-31页 |
·浅层地下水可利用量 | 第31页 |
·再生水可利用量 | 第31页 |
·研究区水资源总量 | 第31-32页 |
4 供水区需水预测 | 第32-37页 |
·指标分析法 | 第32-34页 |
·生活需水预测 | 第32页 |
·工业需水预测 | 第32-33页 |
·农业需水预测 | 第33-34页 |
·生态需水预测 | 第34页 |
·需水预测结果 | 第34-37页 |
5 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第37-55页 |
·水资源系统概化 | 第37-39页 |
·水资源系统含义及组成 | 第37页 |
·水资源系统概化 | 第37-39页 |
·子区划分及水源、用户构成 | 第39页 |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第39-44页 |
·目标函数 | 第39-40页 |
·约束条件 | 第40-41页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1-44页 |
·模型求解 | 第44-48页 |
·线性加权和法 | 第44-45页 |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实现技术 | 第45-47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系统总体优化方法 | 第47-48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与分析 | 第48-55页 |
·水资源配置成果 | 第48-51页 |
·配置成果分析 | 第51-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 | 第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