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控股股东 | 第15页 |
2.1.2 掏空 | 第15-16页 |
2.1.3 外部治理机制 | 第16-17页 |
2.2 控股股东掏空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内部人利益侵占理论 | 第19页 |
2.3 外部治理机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的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2.3.1 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 | 第19-20页 |
2.3.2 公司控制权市场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 | 第20-21页 |
2.3.3 外部审计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 | 第21-22页 |
2.3.4 产品市场竞争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控股股东掏空行为途径及其危害 | 第23-27页 |
3.1 控股股东掏空公司的途径分析 | 第23-25页 |
3.1.1 非公平关联购销 | 第23页 |
3.1.2 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第23-24页 |
3.1.3 高额现金股利 | 第24页 |
3.1.4 违规担保 | 第24-25页 |
3.2 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危害 | 第25-27页 |
3.2.1 损害中小股东权益,动摇投资者信心 | 第25页 |
3.2.2 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导致危机 | 第25页 |
3.2.3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下降 | 第25页 |
3.2.4 投机行为使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失灵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外部治理机制现状及其对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7-37页 |
4.1 投资者法律保护现状及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4.1.1 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现状 | 第27-30页 |
4.1.2 国内投资者法律保护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 | 第30页 |
4.2 公司控制权市场现状及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4.2.1 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现状 | 第30-31页 |
4.2.2 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 外部审计及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4.3.1 我国外部审计现状 | 第32-33页 |
4.3.2 外部审计市场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 | 第33-34页 |
4.4 产品市场竞争及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34-37页 |
4.4.1 我国产品市场竞争现状 | 第34-36页 |
4.4.2 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外部治理机制的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治理分析 | 第37-40页 |
5.1 加大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增强控股股东监控力度 | 第37页 |
5.2 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 第37-38页 |
5.3 优化审计环境并提高外部审计质量 | 第38页 |
5.4 促进行业有效竞争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第44-45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