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常规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综述 | 第13-14页 |
1.2.2 传统无损氮素营养诊断法 | 第14-15页 |
1.2.3 现代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2.1.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2.1.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2.2 研究思想 | 第22-23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4-2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1.1 试验点概况 | 第24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3.3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第24-28页 |
3.3.0 田间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4-25页 |
3.3.1 主动遥感光谱测定 | 第25页 |
3.3.2 农学参数测定 | 第25-26页 |
3.3.3 全氮含量测定 | 第26页 |
3.3.4 籽棉产量测定 | 第26页 |
3.3.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棉花冠层主动光谱参数和冠层营养指标变化规律 | 第28-37页 |
4.1 不同水氮条件下棉花冠层主动光谱参数的生育期变化 | 第28-33页 |
4.1.1 不同水氮条件下 NDVI 的生育期变化 | 第28-30页 |
4.1.2 不同水氮条件下 RVI 的生育期变化 | 第30-31页 |
4.1.3 不同水氮条件下棉花生育期内功能叶 SPAD 值的变化规律 | 第31-33页 |
4.2 不同水氮条件下棉花冠层营养指标的生育期变化 | 第33-37页 |
4.2.1 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叶面积指数 LAI 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2 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4页 |
4.2.3 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叶片氮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4 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植株全氮积累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5 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籽棉产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主动遥感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7-55页 |
5.1 棉花冠层 NDVI 和 SPAD 值与棉花营养诊断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40页 |
5.1.1 NDVI 与棉花氮素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5.1.2 RVI 与棉花棉花氮素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5.1.3 功能叶 SPAD 与棉花氮素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5.2 基于主动遥感光谱的养分诊断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40-53页 |
5.2.1 基于 NDVI 的诊断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5.2.2 SPAD 与其它氮素营养诊断指标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5.2.3 基于 NDVI 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的验证 | 第47-50页 |
5.2.4 基于 SPAD 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的验证 | 第50-53页 |
5.3 基于 NDVI 和 SPAD 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精度比较 | 第53-55页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第55-59页 |
6.1 讨论 | 第55-57页 |
6.1.1 不同水氮条件下棉花冠层主动遥感光谱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55页 |
6.1.2 棉花冠层主动遥感光谱参数与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6.1.3 棉花冠层主动遥感光谱参数与营养指标之间的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56-57页 |
6.2 结论 | 第57-58页 |
6.3 创新点与展望 | 第58-59页 |
6.3.1 创新点 | 第58页 |
6.3.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