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

基于理事会制度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S第5-7页
一、绪论第10-19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4页
        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 研究目标与方法第14-15页
        1. 研究目标第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三) 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15-16页
        1. 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5页
        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四)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1.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6-18页
        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9-27页
    (一)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现状及特点第19-21页
        1. 美国、英国、日本产学研合作现状第19-21页
        2.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特点第21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21-27页
        1.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第21-22页
        2.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评价第22-23页
        3. 传统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问题研究综述第23-26页
        4. 传统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问题研究评价第26-27页
三、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利益分配系统分析第27-33页
    (一)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利益诉求分析第27-30页
        1.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第27-28页
        2. 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第28-29页
        3. 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第29-30页
        4. 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第30页
    (二)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特点:协商性、复杂性、动态性第30-31页
        1.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是一个协商的过程第30-31页
        2.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31页
        3.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第31页
    (三)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利益分配潜在问题分析第31-33页
        1. 法律制度:相关理论、政策和法律研究滞后第32页
        2. 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分配协调机构缺位第32页
        3. 评价标准:产学研合作各方对知识产权等收益的评价标准不一第32-33页
        4. 索取目标:产学研各方索取利益与技术创新成果所处阶段错位第33页
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制度系统研究第33-44页
    (一)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属性及其特点第33-37页
        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概念及属性第34-35页
        2. 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特点第35-37页
    (二)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制度的必要性第37-42页
        1. 实行理事会制度的合法性分析第38-40页
        2. 实行理事会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第40-42页
    (三)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制度的管理优势第42-44页
        1. 共同治理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正能量第42页
        2. 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有利于保障高校协同创新有序发展第42-43页
        3. 决策民主化有利于保证高校协同创新决策的合理性第43-44页
五、基于理事会制度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利益分配机制构建第44-59页
    (一) 理事会制度下的理事会议与利益协调委员会及其关系第44-46页
    (二) 机制方面:通过理事会会议制定利益分配系统第46-54页
        1. 理事会议确定利益分配影响因素第46-48页
        2. 理事会议制定利益分配内容第48-49页
        3. 理事会议制定利益分配原则第49-51页
        4. 理事会议制定利益分配模式第51-54页
    (三) 体制方面:设立理事会利益协调委员会实施利益分配流程第54-59页
        1. 基础分析:对利益分配的基础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第56-57页
        2. 制定基础利益分配方案第57-58页
        3. 绩效分析:对利益分配的绩效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第58页
        4. 制定绩效利益分配方案第58-59页
        5. 反馈、评价与调整利益分配方案第59页
六、基于理事会制度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案例分析研究第59-68页
    (一)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分配机制第60-65页
        1.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概况第60-61页
        2.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管理体制及其组织结构第61-62页
        3.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分配的管理机构和制度规定第62-65页
    (二) 五所协同创新中心涉及利益分配的管理机构分析第65-68页
        1.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主管利益分配管理机构——科研管理办公室、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第65-66页
        2.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主管利益分配管理机构——项目与成果转化部第66页
        3.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主管利益分配管理机构——成果转化服务办公室第66-67页
        4.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分管利益分配管理机构——中心办公室第67页
        5.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分管利益分配管理机构——管理委员会第67-68页
七、结论与展望第68-72页
    (一) 结论第68-70页
    (二)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腹膜透析患者24小时尿量与心血管事件关系
下一篇:102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