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基于平南县木薯产业发展的农业(土水肥)资源分析与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农业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第14-16页
        1.5.1 农业资源评价的内涵第14-15页
        1.5.2 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第15页
            1.5.2.1 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第15页
            1.5.2.2 生态经济平衡、资源持续的原则第15页
            1.5.2.3 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的原则第15页
        1.5.3 农业资源评价模式第15-16页
第二章 平南县木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现状及前景第16-20页
    2.1 木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第16-18页
    2.2 木薯产业发展现状第18-19页
        2.2.1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取得丰硕成果第18页
        2.2.2 走木薯合作化生产之路第18-19页
    2.3 木薯产业的发展前景第19-20页
第三章 平南县农业(土水肥)资源现状第20-33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20页
    3.2 水资源现状第20-24页
        3.2.1 降雨和分布第20-21页
        3.2.2 农业水利设施第21-23页
        3.2.3 农田基础设施第23-24页
    3.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第24页
    3.4 平南县土壤肥力状况第24-33页
        3.4.1 土壤类型和有机质第25-27页
        3.4.2 土壤质地第27页
        3.4.3 土壤酸碱度第27-28页
        3.4.4 土壤耕地有效磷第28-30页
        3.4.5 土壤速效钾第30-31页
        3.4.6 肥料使用状况第31-33页
第四章 平南县农业(土水肥)资源综合评价第33-38页
    4.1 采用的评价模型—丰度指数模型第33-34页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4-35页
    4.3 指标计算与评价第35-38页
第五章 平南县木薯产业发展的土、水、肥资源因素分析第38-41页
    5.1 土壤肥力及土地利用分析第38-39页
        5.1.1 土壤酸碱性第38页
        5.1.2 土壤质地第38页
        5.1.3 土壤有机质第38页
        5.1.4 土壤养分第38-39页
        5.1.5 土地利用分析第39页
    5.2 水资源和水利设施因素第39-40页
        5.2.1 水资源状况第39-40页
        5.2.2 水利设施第40页
    5.3 肥料使用情况第40-41页
        5.3.1 化肥种类单一第40页
        5.3.2 化肥施用不平衡第40页
        5.3.3 有机肥施用不足第40-41页
第六章 对策和建议第41-45页
    6.1 平南县农业(土、水、肥)资源合理调控对策第41-42页
        6.1.1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酸度第41页
        6.1.2 采用生物梯化种植,实施保护性耕作措施第41-42页
        6.1.3 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资源和水利设施第42页
        6.1.4 测土配方施肥第42页
    6.2 平南县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建议第42-45页
        6.2.1 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第42-43页
        6.2.2 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第43页
        6.2.3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第43-44页
        6.2.4 提高农业资源管理水平第44页
        6.2.5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第44-45页
第七章 总结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下一篇:河南民权县龙塘镇“空心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