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Copula函数及其相关内容 | 第17-25页 |
2.1 Copula函数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函数的定义和定理 | 第17-18页 |
2.1.2 Copula函数的基本性质 | 第18-19页 |
2.2 阿基米德Copula函数及相关性度量 | 第19-20页 |
2.2.1 阿基米德Copula函数 | 第19页 |
2.2.2 相关性度量 | 第19-20页 |
2.3 相关性指标法 | 第20-21页 |
2.4 P-Ⅲ型分布函数 | 第21页 |
2.5 Copula函数拟合优度评价 | 第21-22页 |
2.5.1 图形评价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5.2 AIC信息准则 | 第22页 |
2.5.3 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OLS) | 第22页 |
2.6 两变量联合概率分布及条件概率分布 | 第22-23页 |
2.6.1 联合概率分布及重现期 | 第22-23页 |
2.6.2 条件概率分布及重现期 | 第23页 |
2.7 Copula函数应用步骤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桂平航运枢纽工程概况及洪水特征 | 第25-36页 |
3.1 桂平航运枢纽概况 | 第25-27页 |
3.2 流域概况 | 第27-29页 |
3.3 洪水特性分析 | 第29-31页 |
3.3.1 洪水成因及特性 | 第29页 |
3.3.2 郁江、西江干流洪水遭遇分析 | 第29-31页 |
3.4 内、外江天然设计洪水 | 第31-34页 |
3.5 桂平航运枢纽原设计采用的设计洪水组合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Copula函数的桂平航运枢纽水闸洪水联合分布 | 第36-52页 |
4.1 边缘分布函数的计算 | 第36-37页 |
4.2 阿基米德Copula函数的参数估计 | 第37-38页 |
4.3 Copula函数的选择 | 第38-42页 |
4.4 两洪峰组合的联合概率分布及条件概率分布分析 | 第42-51页 |
4.4.1 联合概率分布及重现期分析 | 第42-46页 |
4.4.2 条件概率分布及重现期分析 | 第46-51页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Copula函数的桂平航运枢纽设计洪水组合及洪水位 | 第52-70页 |
5.1 设计洪水组合 | 第52-55页 |
5.1.1 基于Copula函数的枢纽设计洪水组合确定 | 第52-54页 |
5.1.2 原设计洪水组合重现期分析 | 第54-55页 |
5.2 设计洪水位计算 | 第55-70页 |
5.2.1 桂平航运枢纽水力计算方法 | 第55-58页 |
5.2.2 基于Copula函数的枢纽设计洪水位计算 | 第58-59页 |
5.2.3 原设计洪水位合理性分析 | 第5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