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高速钢的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1.3 高速钢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我国高速钢的生产与发展 | 第11-13页 |
1.3.2 国外高速钢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3 高速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4 高速钢中的主要元素 | 第15-17页 |
1.4.1 碳元素 | 第15-16页 |
1.4.2 钨、钼元素 | 第16页 |
1.4.3 钒、铬、钴元素 | 第16页 |
1.4.4 其它微量元素 | 第16-17页 |
1.5 粉末冶金高速钢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5.1 粉末高速钢的组织性能特点 | 第17-18页 |
1.5.2 粉末冶金高速钢的发展 | 第18页 |
1.5.3 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工艺 | 第18-20页 |
1.5.4 粉末高速钢的颗粒强化 | 第20-21页 |
1.5.5 粉末高速钢的烧结行为 | 第21-22页 |
1.6 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2.1 原材料及主要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1.1 原材料的选择 | 第23页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 材料制备方法 | 第24-27页 |
2.2.1 材料制备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2.2 材料的制备 | 第24-27页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2.3.1 致密性测试 | 第27-28页 |
2.3.2 组织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2.3.3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第3章 固相烧结工艺对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0-35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差热分析 | 第30-31页 |
3.3 烧结温度对高速钢组织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 烧结温度对高速钢烧结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热处理工艺对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5-45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热处理后的碳化物分析 | 第35-37页 |
4.3 热处理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 第37-40页 |
4.4 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40-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粉末高速钢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硬质颗粒的探索研究 | 第45-54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微量元素Si对粉末冶金高速钢的影响 | 第45-47页 |
5.3 硬质颗粒TaC和NbC对粉末冶金高速钢的影响 | 第47-53页 |
5.3.1 TaC和NbC对粉末高速钢致密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2 TaC和NbC对粉末高速钢组织的影响 | 第48-51页 |
5.3.3 TaC和NbC对粉末高速钢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个人简历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