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7页 |
(三)研究成果述评 | 第17-18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提出及意义 | 第21-29页 |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提出 | 第21-26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发展 | 第21-23页 |
(二)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廉政文化建设 | 第23-24页 |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大学生廉洁教育 | 第24-26页 |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意义 | 第26-29页 |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26页 |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履行高校培育人才神圣职责的需要 | 第26-27页 |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党和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工程 | 第27-28页 |
(四)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 | 第29-34页 |
一、已取得成果 | 第29-31页 |
(一) 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 第29页 |
(二)编写了一些廉洁教育读本或教材 | 第29-30页 |
(三)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趋于多样化 | 第30页 |
(四) 廉政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 第30页 |
(五)大学生主体对于廉洁教育有了初步认识 | 第30-31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一)教育内容呈碎片状,缺乏整合 | 第31页 |
(二)教育体制呈可有可无状,尚未形成气候 | 第31-32页 |
(三)教育方法陈旧,手段单一 | 第32页 |
(四)教育教学环境复杂 | 第32-33页 |
(五)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以入心为核心宗旨确立廉洁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原则设想 | 第34-49页 |
一、教育目标设想 | 第34-36页 |
(一)培养廉洁情感 | 第34-35页 |
(二)获得廉洁知识 | 第35页 |
(三)磨练廉洁意志 | 第35-36页 |
(四)形成廉洁人格 | 第36页 |
二、教育内容设想 | 第36-45页 |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先导 | 第37-39页 |
(二)以法制纪律教育为基础 | 第39-41页 |
(三)以反腐倡廉教育为核心 | 第41-44页 |
(四)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 | 第44-45页 |
三、教育原则设想 | 第45-49页 |
(一)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45-46页 |
(二)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46-47页 |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47页 |
(四)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以“双主体”观念探索大学生廉洁教育方法、途径 | 第49-63页 |
一、教育方法探析 | 第49-56页 |
(一)廉洁理论学习法 | 第49-51页 |
(二)腐败预防教育法 | 第51-52页 |
(三)自我廉洁教育法 | 第52-53页 |
(四)网络隐性教育法 | 第53-55页 |
(五)社会实践教育法 | 第55-56页 |
二、教育途径探析 | 第56-63页 |
(一)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第56-58页 |
(二)开展校园廉洁教育的主题活动 | 第58-59页 |
(三)重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的作用 | 第59-60页 |
(四)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实践活动 | 第60-61页 |
(五)合理利用媒体进行廉洁教育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