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红外光谱对三七产地鉴别及皂苷含量预测研究 | 第14-2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15-16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 第16页 |
1.3.2 样品前处理 | 第16页 |
1.3.3 色谱条件 | 第16页 |
1.3.4 方法学实验 | 第16-17页 |
1.3.5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1.4 结果与讨论 | 第17-22页 |
1.4.1 不同区域三七红外光谱分析 | 第17-18页 |
1.4.2 HPLC结果分析 | 第18-19页 |
1.4.3 产地鉴别模型及结果分析 | 第19-21页 |
1.4.4 皂苷总量快速预测 | 第21-22页 |
1.5 结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红外光谱对三七地下部位鉴别及皂苷含量预测研究 | 第24-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3.1 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 第25页 |
2.3.2 样品前处理 | 第25页 |
2.3.3 色谱条件 | 第25页 |
2.3.4 方法学实验 | 第25-26页 |
2.3.5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2.4.1 主根、剪口和须根红外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2.4.2 UPLC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4.3 SVM判别模型及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2.4.4 皂苷含量的快速预测与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2.5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红外光谱对三七总黄酮含量的快速预测研究 | 第32-3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33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3.3.1 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 第33页 |
3.3.2 紫外光谱采集 | 第33-34页 |
3.3.3 方法学实验 | 第34页 |
3.3.4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3.4.1 不同产地三七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3.4.2 紫外光谱定量波长选择 | 第35-36页 |
3.4.3 三七总黄酮含量 | 第36页 |
3.4.4 总黄酮含量预测与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5 结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红外光谱对三七总多糖含量的快速预测研究 | 第39-48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4.3.1 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 第40页 |
4.3.2 标准品及样品溶液制备 | 第40页 |
4.3.3 总多糖含量检测 | 第40-41页 |
4.3.4 方法学实验 | 第41页 |
4.3.5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4.4.1 紫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4.4.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43页 |
4.4.3 总多糖含量预测模型及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4.5 结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多指标决策分析TOPSIS对三七整体质量评价研究 | 第48-55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5.2 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5.3.1 皂苷含量测定 | 第49页 |
5.3.2 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测定 | 第49页 |
5.3.3 方法学实验 | 第49页 |
5.4 数据处理 | 第49-52页 |
5.4.1 指标含量计算 | 第49-50页 |
5.4.2 TOPSIS分析步骤 | 第50-52页 |
5.5 熵权TOPSIS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5.6 讨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文献综述 | 第6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