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 | 第13-22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 | 第13-14页 |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种类 | 第14-18页 |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 第14-16页 |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 | 第16-18页 |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 第18-22页 |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分析 | 第22-33页 |
·现有流行的原因解释 | 第22-26页 |
·"财税体制说" | 第22-25页 |
·"宏观政策说" | 第25-26页 |
·其他解释 | 第26页 |
·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根本原因 | 第26-33页 |
·行政管理体制 | 第26-28页 |
·投融资体制 | 第28-31页 |
·债务管理制度 | 第31-33页 |
4.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比较与借鉴 | 第33-49页 |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第33-37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 第34页 |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行管理 | 第34-35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 | 第35-37页 |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化解 | 第37页 |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第37-41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 第38页 |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行管理 | 第38-39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 | 第39-41页 |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化解 | 第41页 |
·巴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第41-44页 |
·三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 第42页 |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 第42-44页 |
·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第44-46页 |
·行政控制与法律手段相结合 | 第44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 | 第44-46页 |
·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 | 第46-49页 |
5. 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 第49-60页 |
·选择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 第49-51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 | 第49-50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构设置 | 第50-51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构运行 | 第51页 |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行管理 | 第51-55页 |
·债务预算编制管理 | 第52-53页 |
·债务资金运用管理 | 第53-54页 |
·偿债准备金管理 | 第54-55页 |
·健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机制 | 第55-58页 |
·债务规模控制和预警范围 | 第55页 |
·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体系设计 | 第55-57页 |
·供给控制 | 第57-58页 |
·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58-60页 |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行政问责机制 | 第58页 |
·加强地方人大的监督制约作用 | 第58页 |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