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40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免疫学及其应用 | 第12-23页 |
§1.2.1 概述 | 第12-14页 |
§1.2.2 免疫理论的历史变迁 | 第14-17页 |
§1.2.3 免疫学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1.2.4 免疫学的工程应用 | 第20-23页 |
§1.3 进化计算与遗传算法综述 | 第23-29页 |
§1.3.1 进化计算 | 第23-25页 |
§1.3.2 遗传算法 | 第25-29页 |
§1.4 免疫优化概述 | 第29-33页 |
§1.4.1 免疫优化中的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1.4.2 免疫优化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1.5 本文选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1.5.1 选题 | 第33-34页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5.3 本文工作面临的难点 | 第35页 |
§1.5.4 本文的工作量总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第二章 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 | 第40-53页 |
§2.1 引言 | 第40页 |
§2.2 简单遗传算法的原理及缺陷 | 第40-42页 |
§2.3 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 | 第42-52页 |
§2.3.1 免疫优化理论提要 | 第42-43页 |
§2.3.2 免疫优化算子设计 | 第43-45页 |
§2.3.3 混沌Logistic映射分析 | 第45-49页 |
§2.3.4 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 | 第49-51页 |
§2.3.5 免疫遗传算法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免疫遗传算法随机理论分析及其早熟防治机理探索 | 第53-87页 |
§3.1 引言 | 第53-55页 |
§3.2 免疫遗传算法的马尔可夫性分析 | 第55-69页 |
§3.2.1 基本定义及记号 | 第55-56页 |
§3.2.2 免疫遗传算法的马氏性分析 | 第56-69页 |
§3.3 免疫遗传算法的强马氏性分析 | 第69-70页 |
§3.4 有关免疫遗传算法收敛性的几个结论 | 第70-75页 |
§3.5 免疫遗传算法有关收敛性的一般讨论 | 第75-78页 |
§3.5.1 相关基本概念 | 第75-76页 |
§3.5.2 免疫遗传算法的一般讨论 | 第76-78页 |
§3.6 免疫遗传算法对过早收敛现象的解决机理 | 第78-85页 |
§3.6.1 有关历史回顾和总结 | 第79-80页 |
§3.6.2 早熟的防治机理 | 第80-85页 |
§3.7 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第四章 免疫遗传算法性能分析 | 第87-96页 |
§4.1 引言 | 第87页 |
§4.2 免疫遗传算法的性能测试分析 | 第87-95页 |
§4.2.1 指标定义和控制参数设置 | 第87-89页 |
§4.2.2 免疫遗传算法优化性能实验分析 | 第89-94页 |
§4.2.3 讨论 | 第94-95页 |
§4.3 小结 | 第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6页 |
第五章 免疫遗传算法的工程应用(Ⅰ) | 第96-111页 |
§5.1 引言 | 第96-97页 |
§5.2 冗余度机器人的轨迹规划 | 第97-101页 |
§5.2.1 简要历史回顾 | 第97-98页 |
§5.2.2 基于关节最佳柔顺性的解决方法 | 第98-101页 |
§5.3 实验研究 | 第101-109页 |
§5.3.1 预处理工作 | 第102页 |
§5.3.2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冗余度弧焊机械手的轨迹规划 | 第102-109页 |
§5.4 结论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免疫遗传算法的工程应用(Ⅱ) | 第111-119页 |
§6.1 引言 | 第111-112页 |
§6.2 CSTR系统介绍 | 第112-113页 |
§6.3 CSTR跟踪控制 | 第113-116页 |
§6.3.1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说明 | 第113-114页 |
§6.3.2 CSTR系统控制实时性分析 | 第114-115页 |
§6.3.3 免疫遗传算法优化及实时控制应用 | 第115-116页 |
§6.4 实验分析 | 第116-117页 |
§6.5 结论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3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