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9-14页 |
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9-12页 |
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4页 |
3. 简要评析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页 |
2.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五)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5页 |
2. 分析理论的创新 | 第15-16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1. 科技创新 | 第16-17页 |
2. 税收优惠政策 | 第17-19页 |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 萨巴蒂尔和马慈曼尼安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 | 第19-21页 |
三、襄阳市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一) 襄阳市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过程 | 第21-25页 |
1. 政策宣传 | 第21页 |
2. 政策分解 | 第21-24页 |
3. 组织准备 | 第24-25页 |
4. 全面实施 | 第25页 |
(二) 襄阳市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 | 第25-29页 |
1. 襄阳市科技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情况 | 第26-27页 |
2. 襄阳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情况 | 第27页 |
3. 襄阳市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 | 第27-29页 |
(三) 襄阳市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1. 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29页 |
2. 政府对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效果不理想 | 第29-30页 |
3. 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管理和监督力度不足 | 第30-31页 |
4. 政策主体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大 | 第31-32页 |
四、襄阳市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32-40页 |
(一) 政策问题的特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1. 政策问题的性质 | 第32页 |
2. 目标群体行为的多样性 | 第32-33页 |
(二) 政策本身的因素的影响 | 第33-36页 |
1. 政策的可操作性 | 第33-34页 |
2. 政策目标的明确性 | 第34-35页 |
3. 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 第35-36页 |
(三) 政策以外的因素的影响 | 第36-40页 |
1. 执行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 | 第36页 |
2. 政策执行环境 | 第36-38页 |
3. 政策执行监督 | 第38-40页 |
五、完善襄阳市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对策分析 | 第40-46页 |
(一) 针对政策问题的特性采取的措施 | 第40-41页 |
1. 充分了解目标群体的特性 | 第40页 |
2. 提高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服从 | 第40-41页 |
(二) 完善现行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 第41-43页 |
1. 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 第41-42页 |
2. 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 | 第42页 |
3. 确保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资源的充足 | 第42-43页 |
(三) 协调好政策以外的因素 | 第43-46页 |
1. 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执行素质和能力 | 第43-44页 |
2. 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第44页 |
3. 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管理 | 第44-46页 |
六、结论与不足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