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和车身的部件与构件论文

驾驶员座椅波纹管液体阻尼隔振器的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驾驶员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第13-17页
        1.2.1 座椅动态舒适性的研究现状概述第13-14页
        1.2.2 座椅动态舒适性的评价方法简介第14-16页
        1.2.3 路面激励输入模型第16-17页
    1.3 阻尼隔振器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材料内阻尼隔振器第17-18页
        1.3.2 表面摩擦阻尼隔振器第18页
        1.3.3 液体阻尼隔振器第18-20页
    1.4 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简介第20-22页
        1.4.1 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结构分析第20-21页
        1.4.2 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工作原理介绍第21-2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隔振器理论建模及分析研究第24-48页
    2.1 隔振器刚度及阻尼理论基础第24-25页
        2.1.1 隔振元件刚度理论第24页
        2.1.2 液体阻尼理论第24-25页
    2.2 隔振器静态性能分析研究第25-30页
        2.2.1 U形波纹管轴向刚度计算公式第26-29页
        2.2.2 U形波纹管轴向刚度公式误差分析第29-30页
    2.3 隔振器动态性能分析研究第30-43页
        2.3.1 隔振器动态模型的建立第31-35页
        2.3.2 等效刚度特性分析第35-38页
        2.3.3 等效阻尼系数特性分析第38-39页
        2.3.4 等效刚度特性及等效阻尼系数特性小结第39-41页
        2.3.5 等效阻尼比性质分析第41-42页
        2.3.6 隔振器等效刚度等效阻尼系数模型可靠性验证第42-43页
    2.4 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传递率分析第43-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3章 隔振器动特性软件设计及参数化分析第48-60页
    3.1 隔振器动特性软件开发第48-50页
    3.2 基于动特性软件分析关键参数对隔振器动态特性影响第50-59页
        3.2.1 激励幅值第51-52页
        3.2.2 阻尼通道直径第52-55页
        3.2.3 两端波纹管刚度之和第55-57页
        3.2.4 阻尼通道长度第57-59页
    3.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隔振器样件逆向有限元建模仿真计算第60-78页
    4.1 有限元分析理论第60-61页
    4.2 流固耦合理论第61-62页
    4.3 波纹管式隔振器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第62-67页
        4.3.1 固体网格单元划分第63-65页
        4.3.2 液体网格单元划分第65-67页
    4.4 波纹管式隔振器有限元模型设置第67-71页
        4.4.1 静态分析模型设置第67-69页
        4.4.2 动态分析模型设置第69-71页
    4.5 隔振器仿真计算结果分析比对第71-76页
        4.5.1 隔振器静态特性结果分析第71-72页
        4.5.2 隔振器动态特性结果分析第72-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试验研究第78-86页
    5.1 隔振器试验第78-81页
        5.1.1 试验条件简介第78-79页
        5.1.2 静态特性试验第79-81页
        5.1.3 动态特性试验第81页
    5.2 隔振器动特性软件仿真及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81-84页
        5.2.1 1号隔振器对比分析第82-83页
        5.2.2 2号隔振器对比分析第83-84页
        5.2.3 动特性综合分析第84页
    5.3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6章 基于MATLAB/Simulink座椅隔振系统振动特性仿真研究第86-100页
    6.1 座椅隔振设计要求概述第86-87页
    6.2 MATLAB/Simulink环境路面输入模型搭建第87-89页
    6.3 液体阻尼隔振器座椅模型的建立第89-92页
        6.3.1 1/4 车四自由度座椅隔振系统的建立第89-91页
        6.3.2 仿真参数选取及MATLAB/Simulink模型搭建第91-92页
    6.4 座椅隔振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研究第92-96页
    6.5 波纹管式座椅悬架与传统座椅悬架性能对比分析第96-98页
    6.6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00-102页
    7.1 全文工作总结第100-101页
    7.2 研究工作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F-κB,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布鲁氏菌胞内存活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犊牛病毒性腹泻相关病原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