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1章 清末民初小学女子国文教科书概况 | 第15-25页 |
1.1 女子国文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 第15-19页 |
1.2 女子国文教科书内容编纂的影响因素 | 第19-25页 |
1.2.1 政府教育政策的导向 | 第20-21页 |
1.2.2 民间社会的意识形态 | 第21-23页 |
1.2.3 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 第23页 |
1.2.4 编撰群体的价值观念 | 第23-25页 |
第2章 女子国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内容 | 第25-50页 |
2.1 传统美德 | 第25-37页 |
2.1.1 孝 | 第25-28页 |
2.1.2 和 | 第28-30页 |
2.1.3 礼 | 第30-31页 |
2.1.4 仁 | 第31-32页 |
2.1.5 诚信 | 第32-34页 |
2.1.6 勤俭 | 第34-36页 |
2.1.7 贞淑 | 第36-37页 |
2.2 美感教育 | 第37-42页 |
2.2.1 自然之美 | 第37-38页 |
2.2.2 艺术之美 | 第38-41页 |
2.2.3 生活之美 | 第41-42页 |
2.3 智慧教育 | 第42-43页 |
2.4 圣贤形象 | 第43-45页 |
2.5 汉字文化 | 第45-47页 |
2.6 节日文化 | 第47-50页 |
第3章 女子国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形式 | 第50-58页 |
3.1 教科书中的体裁结构 | 第50-51页 |
3.2 教科书中的文章设计 | 第51-52页 |
3.3 教科书中的文字设计 | 第52-53页 |
3.4 教科书中的插图设计 | 第53-58页 |
第4章 女子国文教科书中文化传承的反思和启示 | 第58-63页 |
4.1 女子国文教科书文化传承的反思 | 第58-59页 |
4.2 女子国文教科书文化传承的启示 | 第59-63页 |
4.2.1 消除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提高教科书质量 | 第60页 |
4.2.2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丰富教科书内容 | 第60-61页 |
4.2.3 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形式多样化、生活化 | 第61-62页 |
4.2.4 坚持中华文化的开放精神,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