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红柳峡地区早白垩世双壳类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3 存在问题 | 第10页 |
| 1.4 主要成果和工作量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5页 |
| 2.1 概述 | 第12-13页 |
| 2.2 地层 | 第13-15页 |
| 第三章 剖面描述及化石产出状况 | 第15-23页 |
| 3.1 实测剖面描述 | 第15-20页 |
| 3.1.1 中沟组 | 第15-17页 |
| 3.1.2 下沟组 | 第17-20页 |
| 3.2 化石产出状况 | 第20-23页 |
| 3.2.1 下沟组化石产出状况 | 第20-21页 |
| 3.2.2 中沟组化石产出状况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双壳类动物群 | 第23-58页 |
| 4.1 双壳类化石组合 | 第23-25页 |
| 4.2 地层对比及时代讨论 | 第25-29页 |
| 4.3 化石系统描述 | 第29-58页 |
| 第五章 火山颈锆石年龄对地层时代的约束 | 第58-62页 |
| 5.1 红柳峡火山颈与下沟组 | 第58-59页 |
| 5.2 火山颈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 第59-62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第69-82页 |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