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交互的管制工作负荷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管制员工作负荷测量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基于任务绩效的测量方法 | 第13-14页 |
1.2.2 主观测量方法 | 第14-18页 |
1.2.3 生理测量方法 | 第18-19页 |
1.2.4 基于空域特征的测量方法 | 第19-20页 |
1.2.5 研究方法总结 | 第20-21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管制工作负荷概述 | 第23-30页 |
2.1 管制工作负荷定义 | 第23页 |
2.2 管制工作负荷分类 | 第23-24页 |
2.3 管制工作负荷影响因素及特点 | 第24-25页 |
2.4 管制工作交互过程剖析 | 第25-28页 |
2.5 管制负荷测量方法探究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管制工作负荷实验设计和测量指标选择 | 第30-41页 |
3.1 测量指标初步选定 | 第30-33页 |
3.1.1 眼动指标 | 第30-33页 |
3.1.2 语音指标 | 第33页 |
3.2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 第33-38页 |
3.2.1 实验思路 | 第33-34页 |
3.2.2 实验被试 | 第34页 |
3.2.3 实验设备和数据处理工具 | 第34-37页 |
3.2.4 实验程序 | 第37页 |
3.2.5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3.3 负荷测量指标选择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负荷测量指标与管制工作负荷关系探究 | 第41-54页 |
4.1 任务难度与工作负荷 | 第41-42页 |
4.2 眼动指标与工作负荷 | 第42-51页 |
4.2.1 注视次数 | 第42-43页 |
4.2.2 平均注视持续时间 | 第43-44页 |
4.2.3 扫视次数 | 第44-45页 |
4.2.4 平均扫视持续时间 | 第45-46页 |
4.2.5 平均眼跳距离 | 第46-47页 |
4.2.6 眨眼次数 | 第47-48页 |
4.2.7 平均眨眼持续时间 | 第48-49页 |
4.2.8 瞳孔大小 | 第49-51页 |
4.3 语音通话与工作负荷 | 第51-53页 |
4.3.1 平均通话次数 | 第51-52页 |
4.3.2 平均通话时间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管制工作负荷测量模型 | 第54-61页 |
5.1 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 第54-57页 |
5.1.1 结构效度分析 | 第54-55页 |
5.1.2 因子分析 | 第55-56页 |
5.1.3 因子分析效度验证 | 第56-57页 |
5.2 基于回归分析的负荷测量模型 | 第57-59页 |
5.2.1 回归模型构建 | 第57-58页 |
5.2.2 回归模型检验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管制工作负荷测量模型的验证 | 第61-64页 |
6.1 管制工作负荷测量值 | 第61页 |
6.2 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6.3 配对样本T检验 | 第62-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果和展望 | 第64-67页 |
7.1 研究结果 | 第64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4-65页 |
7.3 不足和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