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44页 |
1.1 玉米田杂草发生及防除 | 第19-23页 |
1.1.1 玉米种植概况 | 第19-20页 |
1.1.2 玉米田主要杂草及危害 | 第20-22页 |
1.1.3 玉米田除草剂品种及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1.2 烟嘧磺隆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1.2.1 烟嘧磺隆理化性质 | 第23-24页 |
1.2.2 烟嘧磺隆的作用机理 | 第24-25页 |
1.2.3 烟嘧磺隆的残留与降解 | 第25-26页 |
1.2.4 烟嘧磺隆应用概况 | 第26页 |
1.2.5 烟嘧磺隆产生药害的原因 | 第26-29页 |
1.3 安全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 第29-39页 |
1.3.1 安全剂的种类 | 第29-32页 |
1.3.2 安全剂的研究与应用 | 第32页 |
1.3.3 安全剂的作用机制 | 第32-39页 |
1.4 植物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解毒机理研究 | 第39-43页 |
1.4.1 植物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功能 | 第40页 |
1.4.2 植物GST在不同组织的分布 | 第40-41页 |
1.4.3 GST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及特点 | 第41页 |
1.4.4 玉米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研究 | 第41-43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43-44页 |
第二章 烟嘧磺隆安全剂对玉米药害缓解效果及杂草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44-5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44-45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2.2.1 不同安全剂的缓解效果 | 第47-48页 |
2.2.2 双苯噁唑酸与环丙磺酰胺对烟嘧磺隆除草活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2.2.3 烟嘧磺隆与双苯噁唑酸或环丙磺酰胺混用对玉米的安全性 | 第50-54页 |
2.3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双苯噁唑酸缓解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生理机制 | 第55-8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57-59页 |
3.1.2 双苯噁唑酸对玉米的敏感性 | 第59页 |
3.1.3 双苯噁唑酸对烟嘧磺隆靶标酶ALS的敏感性 | 第59-61页 |
3.1.4 双苯噁唑酸对玉米解毒酶系的影响 | 第61-63页 |
3.1.5 双苯噁唑酸对玉米保护酶系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4-6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65-85页 |
3.2.1 双苯噁唑酸对玉米的敏感性 | 第65-66页 |
3.2.2 双苯噁唑酸对烟嘧磺隆靶标酶ALS的影响 | 第66-69页 |
3.2.3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抑制剂对双苯噁唑酸解毒作用的影响 | 第69-70页 |
3.2.4 双苯噁唑酸对不同玉米GSH含量及GST活性诱导的差异 | 第70-75页 |
3.2.5 不同浓度的双苯噁唑酸对GST活性的诱导 | 第75-76页 |
3.2.6 双苯噁唑酸对GST活性的诱导方式 | 第76-77页 |
3.2.7 双苯噁唑酸及水解酸对GST活性的诱导 | 第77-78页 |
3.2.8 双苯噁唑酸对部分保护酶系活性的影响 | 第78-85页 |
3.3 小结 | 第85-87页 |
第四章 双苯噁唑酸缓解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分子机制 | 第87-10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88-92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88-89页 |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第89页 |
4.1.3 玉米叶片RNA提取 | 第89-90页 |
4.1.4 逆转录合成cDNA | 第90页 |
4.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90-91页 |
4.1.6 Real Time PCR反应 | 第91-92页 |
4.1.7 扩增效率研究 | 第9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92-105页 |
4.2.1 玉米叶片总RNA的提取 | 第92-93页 |
4.2.2 内参基因与候选基因的溶解曲线和扩增效率 | 第93-95页 |
4.2.3 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95-96页 |
4.2.4 不同处理下GSTs基因在玉米郑单958和郑黄糯2号中的表达量 | 第96-105页 |
4.3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7-115页 |
5.1 讨论 | 第107-112页 |
5.1.1 烟嘧磺隆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107-108页 |
5.1.2 安全剂对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缓解作用及烟嘧磺隆除草活性的影响 | 第108页 |
5.1.3 双苯噁唑酸缓解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作用机制 | 第108-112页 |
5.2 结论 | 第112-113页 |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9-130页 |
论文图表统计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