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多元铝合金热裂倾向预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铸造铝合金概述第10-11页
    1.2 合金的凝固行为与热裂第11-12页
    1.3 热裂形成机理第12-15页
        1.3.1 强度理论第13页
        1.3.2 液膜理论第13-14页
        1.3.3 晶间搭桥理论第14页
        1.3.4 凝固收缩补偿理论第14-15页
    1.4 热裂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1.5 热裂的检测方法第17-18页
        1.5.1 热裂纹宏观检验第17页
        1.5.2 热裂应力测试第17-18页
        1.5.3 热裂纹数值模拟第18页
    1.6 热裂模型及判据的研究第18-21页
        1.6.1 基于应力的热裂判据第18-19页
        1.6.2 基于应变的热裂判据第19页
        1.6.3 基于应变速率的热裂判据第19-20页
        1.6.4 基于其他非力学原理的判据第20-21页
    1.7 铝合金相图计算的发展第21-22页
    1.8 选题依据、课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1.8.1 选题依据和课题背景第22页
        1.8.2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热裂模型建立与试验方法第24-52页
    2.1 热力学数据库理论基础第24-26页
        2.1.1 非平衡凝固模型第24-26页
        2.1.2 凝固模拟的热力学参数第26页
    2.2 CSC模型推导第26-32页
        2.2.1 CSC的定义式第27页
        2.2.2 液相体积分数与温度曲线f_L~T第27-28页
        2.2.3 冷却方式(T-t曲线)第28-29页
        2.2.4 热裂敏感性预测CSC值的推导第29-30页
        2.2.5 线性插值处理特征数据点第30-32页
        2.2.6 多元铝合金中Fn的建立第32页
    2.3 预测软件介绍第32-37页
        2.3.1 C++用户界面MFC第33页
        2.3.2 PanEngine的API接口第33-35页
        2.3.3 软件架构第35-37页
    2.4 单点计算模块设计第37-42页
        2.4.1 模块功能分析第37-38页
        2.4.2 界面设计第38-39页
        2.4.3 功能实现过程第39-42页
    2.5 面计算模块设计第42-46页
        2.5.1 模块功能分析第42-43页
        2.5.2 界面设计第43-44页
        2.5.3 功能实现过程第44-46页
    2.6 试验材料及合金熔制第46-49页
        2.6.1 试验材料第46页
        2.6.2 合金熔制第46-49页
    2.7 热裂倾向测定方法第49-52页
第三章 铝合金热裂倾向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52-98页
    3.1 二元铝合金体系第52-73页
        3.1.1 Al-Si系二元合金第52-59页
        3.1.2 Al-Cu系二元合金第59-63页
        3.1.3 Al-Mg系二元合金第63-67页
        3.1.4 Al-Zn系二元合金第67-71页
        3.1.5 Al-Fe系和Al-Mn系二元合金的热裂预测第71-73页
    3.2 三元铝合金体系第73-91页
        3.2.1 三元铝合金修正因子的引入与确定第73-74页
        3.2.2 Al-Cu-Si三元系合金第74-81页
        3.2.3 Al-Si-Mg三元系合金第81-85页
        3.2.4 Al-Cu-Mg三元系合金第85-91页
    3.3 多元铝合金热裂倾向预测结果分析第91-97页
        3.3.1 Al-Cu-Mg-Si系四元合金第91-93页
        3.3.2 Al-Mg-Zn-Cu系四元合金第93-95页
        3.3.3 Al-Mg-Zn-Cu-Mn系五元合金第95-96页
        3.3.4 Al-Si-Cu-Mg系四元合金第96-97页
    3.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0页
附录第110-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辽宁省盘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