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升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策略研究--以番禺区Q中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缘起第11-12页
    1.2 研究价值第12-13页
        1.2.1 理论价值第12页
        1.2.2 实践价值第12-13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8页
        1.3.1 思想品德课教学相关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2 学校文化认同相关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3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校文化认同的关系相关研究综述第18页
    1.4 研究视角、方法与内容第18-21页
        1.4.1 研究视角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3 论文写作框架第19-21页
第二章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1-29页
    2.1 思想品德课教学概述第21-22页
        2.1.1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概念界定第21页
        2.1.2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功能第21-22页
    2.2 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概述第22-25页
        2.2.1 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2.2.2 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内涵与结构第23-24页
        2.2.3 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特点第24页
        2.2.4 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功能第24-25页
    2.3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关系第25-28页
        2.3.1 二者在本质、思想导向和基础上具有一致性第25-26页
        2.3.2 二者在范畴和作用方式上存在差异第26-27页
        2.3.3 二者在内容、形式和效果上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现状第29-46页
    3.1 研究设计与过程第29-31页
        3.1.1 研究设计第29页
        3.1.2 问卷的项目分析、效度分析与信度检验第29-31页
    3.2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现状与结果分析第31-39页
        3.2.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教育现状分析第31-33页
        3.2.2 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总体现状分析第33-36页
        3.2.3 初中生性别、年级两类人口统计变量上学校文化认同的差异分析第36-39页
        3.2.4 问卷调查的结论第39页
    3.3 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第39-42页
        3.3.1 学校文化认同认知层面的表面化第39-40页
        3.3.2 学校文化认同情感层面的异化第40-41页
        3.3.3 学校文化认同行为层面的偏差化第41页
        3.3.4 学校文化认同的从众化第41-42页
    3.4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制约因素第42-45页
        3.4.1 学生的个体生理心理特征和群体文化特征第42-43页
        3.4.2 教师学校文化认同意识与人文素养第43-44页
        3.4.3 教学文本及媒介因素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升初中生学校文化认同策略第46-52页
    4.1 对话文本,教师以学校文化内核优化学习资源第46-47页
        4.1.1 提炼道德品质要求,形成新的教学文本第46-47页
        4.1.2 挖掘学校文化亮点,整合思想品德教材第47页
    4.2 体验冲突,师生以学校文化现象共构教学情境第47-48页
        4.2.1 再现文化现象,实施情感驱动第47-48页
        4.2.2 优化教学环境,进行积极暗示第48页
        4.2.3 营造良好心理场,促进角色转换第48页
    4.3 互动融合,师生以学校文化符号营造文化氛围第48-50页
        4.3.1 溯历史强化记忆第49页
        4.3.2 树榜样激发热情第49页
        4.3.3 用仪式渲染氛围第49页
        4.3.4 借景观沉淀思想第49-50页
    4.4 合作探究,学生以学习共同体强化群体认同第50-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束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附录 1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Th/Pd/TiO2纳米功能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农村敬老院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对合肥市杨庙镇中心敬老院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