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9页 |
1.2.1 氮、钾素和“库”容量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14页 |
1.2.2 氮、钾素和“库”容量对Rubisco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库”容量对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 | 第15页 |
1.2.4 “库”容量对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5 钾素对植株氮、钾含量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6 氮、钾素对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影响 | 第17页 |
1.2.7 氮、钾素对稻米RVA谱特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8 氮、钾肥和“库”容量对水稻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3页 |
2.1 供试材料及取样方法 | 第20-21页 |
2.1.1 剪穗处理盆栽试验方法 | 第20页 |
2.1.2 田间品种比较试验方法 | 第20页 |
2.1.3 不同施肥处理盆栽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 植株成分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2.2.1 植株叶、茎、鞘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2.2.2 植株全氮含量测定 | 第22页 |
2.2.3 植株全钾含量测定 | 第22页 |
2.3 稻米成分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2.3.1 稻米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2.3.2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第23页 |
2.3.3 稻米淀粉RVA谱测定 | 第23页 |
2.4 土样成分含量测定 | 第23-25页 |
2.4.1 土样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2.4.2 土壤全氮含量测定 | 第24页 |
2.4.3 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 | 第24页 |
2.4.4 土壤全钾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2.5 叶片蔗糖代谢酶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2.5.1 酶液的提取 | 第25页 |
2.5.2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力测定 | 第25页 |
2.5.3 酸性蔗糖转化酶(AI)活力测定 | 第25页 |
2.5.4 蔗糖合成酶(Su S)活力测定 | 第25页 |
2.5.5 蔗糖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2.6 基因转录表达量测定 | 第26-32页 |
2.6.1 样品总RNA提取 | 第26-27页 |
2.6.2 RNA提取结果 | 第27-28页 |
2.6.3 总RNA纯化与反转录 | 第28-29页 |
2.6.4 目标基因序列查找及引物设计 | 第29-30页 |
2.6.5 目的基因引物鉴定 | 第30页 |
2.6.6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0-31页 |
2.6.7 RT-PCR反应 | 第31-32页 |
2.7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9页 |
3.1 品种间收后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 第33页 |
3.2 不同处理对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3-36页 |
3.2.1 剪穗处理对灌浆不同时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灌浆不同时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 不同处理对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1 剪穗处理对产量和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淀粉RVA谱特性及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剪穗处理对叶片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不同处理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0-43页 |
3.5.1 剪穗处理对水稻叶片Rubisco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2 剪穗处理对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页 |
3.5.3 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Rubisco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3.6 不同施肥处理对植株氮、钾含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6.1 氮、钾肥施用量对植株氮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2 氮、钾肥施用量对植株钾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7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钾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7.1 氮、钾肥施用量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7.2 氮、钾肥施用量对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3.8 相关性分析 | 第46-49页 |
3.8.1 土壤氮、钾含量与植株氮、钾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间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3.8.2 Rubisco基因转录表达量与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间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3.8.3 叶片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与碳氮代谢基因转录表达量间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3页 |
4.1 关于“库”容量和氮、钾素营养与可溶性糖含量关系 | 第49页 |
4.2 关于“库”容量和氮、钾素营养与Rubisco基因转录表达量关系 | 第49-50页 |
4.3 关于“库”容量与蔗糖代谢酶活性和GS基因表达量的关系 | 第50-51页 |
4.4 关于氮、钾素营养与植株氮、钾含量关系 | 第51页 |
4.5 关于“库”容量和氮、钾素营养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 | 第51-52页 |
4.6 关于氮、钾素营养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机理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