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LTE下行共享信道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英文缩略图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 LTE特点 | 第12-15页 |
1.2.1 OFDM与MIMO技术 | 第13-14页 |
1.2.2 LTE帧结构 | 第14-15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1 信道估计 | 第15-16页 |
1.3.2 Turbo码 | 第16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PDSCH的关键模块 | 第19-35页 |
2.1 PDSCH处理流程 | 第19页 |
2.2 模块处理概述 | 第19-27页 |
2.2.1 CRC编码 | 第19-20页 |
2.2.2 码块分割 | 第20-21页 |
2.2.3 Turbo编码 | 第21-23页 |
2.2.4 速率匹配 | 第23-25页 |
2.2.5 加扰和调制 | 第25-26页 |
2.2.6 资源映射和OFDM信号产生 | 第26-27页 |
2.3 仿真建立 | 第27-31页 |
2.3.1 发送端建立 | 第27-28页 |
2.3.2 接收信号处理 | 第28-31页 |
2.4 仿真结果 | 第31-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下行信道估计 | 第35-47页 |
3.1 导频结构 | 第35-36页 |
3.2 LS估计 | 第36页 |
3.3 MMSE算法 | 第36-37页 |
3.4 部分对称扩展的信道估计方法 | 第37-39页 |
3.5 插值估计 | 第39-43页 |
3.5.1 线性插值 | 第39-40页 |
3.5.2 三次样条插值 | 第40-43页 |
3.5.3 基于DFT/DCT插值 | 第43页 |
3.6 仿真结果 | 第43-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Turbo译码 | 第47-61页 |
4.1 基于BCJR算法译码原理 | 第47-52页 |
4.2 基于Viterbi算法译码原理 | 第52-55页 |
4.3 分块译码 | 第55-57页 |
4.3.1 传统滑动窗 | 第55-56页 |
4.3.2 训练滑动窗 | 第56-57页 |
4.4 仿真结果 | 第57-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Turbo编译码的实现 | 第61-73页 |
5.1 DSP芯片介绍 | 第61-63页 |
5.1.1 芯片架构 | 第61-62页 |
5.1.2 RPU操作 | 第62-63页 |
5.1.3 DMA传输 | 第63页 |
5.2 Turbo编码 | 第63-66页 |
5.2.1 内交织建立 | 第64-65页 |
5.2.2 比特与字节转换 | 第65-66页 |
5.3 Turbo译码 | 第66-72页 |
5.3.1 定点化 | 第67-68页 |
5.3.2 实现流程 | 第68-69页 |
5.3.3 度量计算 | 第69-70页 |
5.3.4 溢出处理 | 第70-71页 |
5.3.5 实现性能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