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论文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建筑复合表皮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建筑复合表皮概述第11页
        1.1.2 建筑表皮的复合化趋势第11-12页
        1.1.3 可持续设计的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5-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2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岭南地区建筑复合表皮的可持续设计研究第18-28页
    2.1 建筑复合表皮的可持续设计第18-24页
        2.1.1 建筑复合表皮的可持续性表现第18页
        2.1.2 建筑复合表皮的可持续设计策略第18-24页
    2.2 岭南地区建筑复合表皮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24-28页
        2.2.1 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第24页
        2.2.2 近代岭南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24-26页
        2.2.3 岭南地区建筑复合表皮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26-28页
第3章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建筑复合表皮的可持续设计第28-55页
    3.1 项目背景第28-32页
        3.1.1 上层次规划背景第28页
        3.1.2 场地特征分析第28-30页
        3.1.3 总体方案设计第30-32页
    3.2 展览空间的建筑复合表皮可持续设计第32-46页
        3.2.1 展览空间表皮设计诉求第32页
        3.2.2 投标方案——城市肌理、微光环境第32-36页
        3.2.3 深化方案——选材对比、标准单元、折面设计第36-43页
        3.2.4 对比方案——孔径变化、几何图形、凹凸纹理、垂直叠加第43-44页
        3.2.5 实施方案——简化肌理、折面单元、视线通廊第44-46页
    3.3 办公空间的多层复合表皮可持续设计第46-54页
        3.3.1 办公空间表皮设计诉求第46页
        3.3.2 投标方案——渐变铝合金网槽板第46-48页
        3.3.3 深化方案——标准单元、金属百叶、选材对比第48-51页
        3.3.4 对比方案——实墙开窗、增设阳台、活动幕墙第51-53页
        3.3.5 实施方案——陶棍百叶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建筑复合表皮基于软件模拟的气候适应性评析第55-78页
    4.1 模拟对象第55-58页
        4.1.1 选取原则第55页
        4.1.2 办公空间模拟对象简介第55-58页
        4.1.3 展览空间模拟对象简介第58页
    4.2 模拟方法第58-59页
        4.2.1 模拟思路阐述第58-59页
        4.2.2 模拟软件简介第59页
    4.3 基于软件模拟的遮阳效果评析第59-64页
        4.3.1 室内热环境评价标准第59页
        4.3.2 办公空间的表皮遮阳效果模拟分析第59-62页
        4.3.3 展览空间的表皮遮阳效果模拟分析第62-64页
    4.4 基于软件模拟的室内采光效果评析第64-76页
        4.4.1 室内光环境评价标准第64-68页
        4.4.2 办公空间的室内采光效果模拟分析第68-73页
        4.4.3 展览空间的室内采光效果模拟分析第73-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建筑复合表皮的采光实效验证第78-101页
    5.1 实测对象与实测方法第78-79页
        5.1.1 实测对象第78页
        5.1.2 实测方法第78-79页
    5.2 办公空间近表皮区域采光实效验证第79-90页
        5.2.1 穿孔铝板复合玻璃幕墙表皮的实测分析第79-81页
        5.2.2 单层玻璃幕墙表皮的实测分析第81-84页
        5.2.3 陶棍百叶复合玻璃幕墙表皮的实测分析第84-86页
        5.2.4 办公空间不同复合表皮的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86-90页
    5.3 展览空间近表皮区域采光实效验证第90-100页
        5.3.1 展区一近表皮空间光环境实测分析第90-92页
        5.3.2 展区二近表皮空间光环境实测分析第92-95页
        5.3.3 展区四近表皮空间光环境实测分析第95-97页
        5.3.4 展览空间不同展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97-100页
    5.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总结与思考第101-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附件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散时间奇异时滞马尔科夫跳跃系统的观测器设计
下一篇:加减—贯煎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