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35页 |
1.1 地球辐射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第14-26页 |
1.1.1 辐射带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1.1.2 辐射带中粒子的运动 | 第15-19页 |
1.1.3 内辐射带质子分布及动态特征 | 第19-25页 |
1.1.4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26-33页 |
1.2.1 辐射带高能质子空间分布的研究历史 | 第27-29页 |
1.2.2 辐射带高能质子方向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历史 | 第29-31页 |
1.2.3 辐射带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33-35页 |
2 数据预处理 | 第35-47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35-39页 |
2.1.1 TIROS/NOAA系列卫星数据 | 第35-36页 |
2.1.2 范艾伦卫星数据 | 第36-38页 |
2.1.3 本文所用辅助数据 | 第38-39页 |
2.2 数据预处理 | 第39-47页 |
2.2.1 数据概况 | 第39-40页 |
2.2.2 预处理过程 | 第40-47页 |
3 辐射带质子分布特征 | 第47-57页 |
3.1 方向分布 | 第47-50页 |
3.1.1 投掷角分布 | 第47-49页 |
3.1.2 东西不对称性 | 第49-50页 |
3.2 空间分布 | 第50-53页 |
3.2.1 高度分布 | 第50-52页 |
3.2.2 经纬度分布 | 第52-53页 |
3.3 能谱分布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4 南大西洋异常区质子通量分布的太阳活动周演化特征 | 第57-75页 |
4.1 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4.2 南大西洋异常区质子通量空间分布的时间演化 | 第59-71页 |
4.2.1 通量最大值的时间演化 | 第62-65页 |
4.2.2 中心位置的时间演化 | 第65-70页 |
4.2.3 边界范围的时间演化 | 第70-71页 |
4.3 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方向分布的时间演化 | 第71-75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75-7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7 致谢 | 第87-89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