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4页 |
1.1 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机制 | 第14-18页 |
1.1.1 两性异形概述 | 第14-15页 |
1.1.2 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遗传控制 | 第15-16页 |
1.1.3 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表观遗传控制 | 第16页 |
1.1.4 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激素控制 | 第16-17页 |
1.1.5 雌雄异株植物性别表达的调节 | 第17-18页 |
1.2 菠菜性别分化研究概述 | 第18-20页 |
1.2.1 菠菜性别遗传规律 | 第18-19页 |
1.2.2 菠菜性别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 分子标记技术 | 第20-22页 |
1.3.1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20页 |
1.3.2 SRAP分子标记概述 | 第20页 |
1.3.3 SCAR标记概述 | 第20-21页 |
1.3.4 CAPs和dCAPs标记概述 | 第21页 |
1.3.5 SSR标记概述 | 第21-22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菠菜性别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和初定位 | 第24-4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2.1.2 表型调查 | 第24页 |
2.1.3 DNA提取及雌雄基因池的构建 | 第24页 |
2.1.4 已发表分子标记的验证 | 第24-25页 |
2.1.5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25页 |
2.1.6 SRAP引物的筛选 | 第25-26页 |
2.1.7 序列特异标记的转化 | 第26-27页 |
2.1.8 性别基因的初定位 | 第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2.2.1 菠菜性别遗传分析 | 第27-28页 |
2.2.2 已有分子标记的验证 | 第28-31页 |
2.2.3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31-33页 |
2.2.4 SRAP引物的筛选以及特异条带的克隆测序 | 第33-36页 |
2.2.5 序列特异标记的转化 | 第36-41页 |
2.2.6 菠菜性别基因的初定位 | 第41-42页 |
2.3 讨论 | 第42-44页 |
2.3.1 菠菜性别遗传规律 | 第42页 |
2.3.2 菠菜性别基因连锁标记和定位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44-4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3.1.2 表型调查以及DNA提取 | 第4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3.2.1 T11A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44-45页 |
3.2.2 S5.7、S9.5、D4.3 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45-46页 |
3.3 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47-48页 |
4.1 菠菜性别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 第47页 |
4.2 菠菜性别基因的初定位 | 第47页 |
4.3 菠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