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ar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 乳糖 | 第12-15页 |
1.1 微生物培养中的乳糖 | 第12-13页 |
1.2 乳糖对人体的影响 | 第13-15页 |
2 乳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1 国家标准方法 | 第15页 |
2.2 分光光度法 | 第15-16页 |
2.3 酶电极法 | 第16页 |
2.4 光谱法 | 第16-17页 |
3 拉曼光谱技术 | 第17-21页 |
3.1 拉曼光谱介绍 | 第17-18页 |
3.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质 | 第18-21页 |
3.2.1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3.2.2 银纳米的用途 | 第20-21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拉曼光谱乳糖检测及其应用 | 第22-38页 |
1 引言 | 第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2-23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3-26页 |
2.3.1 糖类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3.2 蛋白质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2.3.3 维生素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2.3.4 盐类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2.3.5 不同浓度乳糖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2.3.6 内标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2.3.7 混合标准的配制 | 第24页 |
2.3.8 样品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9 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25页 |
2.3.10 乳糖培养基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7页 |
3.1 乳糖拉曼光谱及其定量峰的选择 | 第26-28页 |
3.2 其他成分对乳糖测定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不同浓度的乳糖拉曼光谱图以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9-31页 |
3.4 内标法检测乳糖含量 | 第31-37页 |
3.4.1 内标物和定量峰的选择 | 第31-32页 |
3.4.2 最佳结晶紫内标浓度的选择 | 第32-33页 |
3.4.3 相对峰高与浓度关系图以及标准曲线图 | 第33-34页 |
3.4.4 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考察 | 第34-36页 |
3.4.5 实样测定 | 第36-3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用于乳糖检测的纳米溶胶制备 | 第38-50页 |
1 引言 | 第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8-39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39-42页 |
2.3.1 银纳米溶胶的制备 | 第39-40页 |
2.3.2 银纳米溶胶的表征 | 第40-41页 |
2.3.3 银纳米溶胶的拉曼增强信号检测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3.1 银纳米溶胶制备 | 第42-43页 |
3.2 银纳米溶胶制备条件的研究 | 第43-46页 |
3.2.1 反应温度对银纳米溶胶制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2 反应时间对银纳米溶胶制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3 银纳米溶胶制备重复性分析 | 第45-46页 |
3.3 银纳米溶胶表征分析 | 第46-49页 |
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 | 第46-47页 |
3.3.2 银纳米溶胶的激光粒度分布仪表征分析 | 第47-48页 |
3.3.3 银溶胶的拉曼增强信号测定 | 第48-4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利用SERS探索间接检测乳糖含量 | 第50-61页 |
1 引言 | 第50-5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51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51-52页 |
2.3.2 不同中间物质的拉曼光谱检测 | 第52页 |
2.3.3 干扰实验 | 第5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3.1 四种SERS-活性物质的拉曼光谱检测 | 第52-54页 |
3.2 SERS-活性物质分别与乳糖结合的拉曼光谱图 | 第54-58页 |
3.2.1 苯甲酸与乳糖结合的拉曼光谱图 | 第54-55页 |
3.2.2 对苯二酚与乳糖结合的拉曼光谱图 | 第55-56页 |
3.2.3 苯硼酸与乳糖结合的拉曼光谱图 | 第56-57页 |
3.2.4 水杨酸与乳糖结合的拉曼光谱图 | 第57-58页 |
3.3 乳糖浓度对水杨酸拉曼光谱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3.4 干扰实验 | 第5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1 结论 | 第61-62页 |
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