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食用油属性偏好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引言 | 第8-13页 |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1.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 2.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 (二)研究方案 | 第9-12页 |
| 1.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3.正文概述 | 第10-12页 |
| (三)创新之处、预期成果及本文局限 | 第12-13页 |
| 1.创新之处 | 第12页 |
| 2.预期成果 | 第12页 |
| 3.本文局限 | 第12-13页 |
| 二、理论基础和文献述评 | 第13-20页 |
| (一)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 1.西方消费理论 | 第13-14页 |
| 2.消费行为理论 | 第14-15页 |
| 3.消费者偏好理论 | 第15-16页 |
| (二)文献研究 | 第16-19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三)简要述评 | 第19-20页 |
| 三、我国食用油市场发展概况 | 第20-24页 |
| (一)我国食用油的发展阶段 | 第20页 |
| (二)我国食用油市场发展的现状 | 第20-22页 |
| (三)“十三五”关于食用油的相关规划 | 第22-24页 |
| 四、消费者食用油属性偏好的调查设计 | 第24-29页 |
| (一)调研设计方法概述 | 第24-26页 |
| 1.网络调查法 | 第24-25页 |
| 2.传统问卷调查法 | 第25-26页 |
| (二)调查研究概况 | 第26-29页 |
| 1.样本选取 | 第26-27页 |
| 2.问卷设计 | 第27页 |
| 3.预备调研 | 第27页 |
| 4.正式调研 | 第27-29页 |
| 五、消费者食用油属性偏好的描述性分析 | 第29-33页 |
| (一)样本整理概况 | 第29-30页 |
| (二)消费者对食用油安全关注 | 第30-32页 |
| 1.消费者对食用油安全关注的总体程度 | 第30-31页 |
| 2.消费者是否担心食用油安全问题 | 第31页 |
| 3.消费者对政府解决食用油安全问题能力的信任 | 第31-32页 |
| (三)消费者对食用油的属性偏好问题 | 第32-33页 |
| 六、消费者食用油属性偏好的实证分析 | 第33-42页 |
| (一)层次分析法分析价格属性 | 第33-35页 |
| (二)熵权法分析品牌属性 | 第35-38页 |
| 1.对相关数据的整理 | 第35-36页 |
| 2.熵权法实施步骤 | 第36-38页 |
| (三)有序Logit分析标签属性 | 第38-42页 |
| 1.模型设置 | 第38-39页 |
| 2.变量设置 | 第39页 |
| 3.回归结果 | 第39-40页 |
| 4.边际分析 | 第40-42页 |
| 七、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 (一)主要结论 | 第42页 |
| (二)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