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4-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2.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概述第17-25页
    2.1 小微企业及信贷风险的定义第17-19页
        2.1.1 小微企业的分类第17-18页
        2.1.2 信贷风险的含义第18-19页
    2.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特征第19-20页
        2.2.1 企业资金需求期限短、频率高、时间紧,经营管理风险较大第19页
        2.2.2 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第19页
        2.2.3 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道德风险突出第19-20页
        2.2.4 担保抵押风险明显第20页
        2.2.5 关联风险大第20页
    2.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0-22页
        2.3.1 宏观经济因素第21页
        2.3.2 银行自身因素第21-22页
    2.4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2-25页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2-23页
        2.4.2 贷款承诺理论第23页
        2.4.3 信贷配给理论第23-24页
        2.4.4 交易成本理论第24-25页
3.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39页
    3.1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概况第25-29页
        3.1.1 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现状第25-26页
        3.1.2 L银行基本情况第26-27页
        3.1.3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第27-28页
        3.1.4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情况第28-29页
    3.2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分析第29-32页
        3.2.1 设立了专营业务管理部门第29-31页
        3.2.2 规范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第31-32页
        3.2.3 初步构建了小微企业贷款监管体系第32页
    3.3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3.3.1 未建立专业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模式第33-34页
        3.3.2 信贷服务制度不完善第34-35页
        3.3.3 缺乏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计量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第35-36页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6-39页
        3.4.1 小微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够第36页
        3.4.2 银企信息不对称第36-37页
        3.4.3 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第37-38页
        3.4.4 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第38-39页
4.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第39-48页
    4.1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目标与思路第39-41页
        4.1.1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目标第39页
        4.1.2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思路第39-41页
    4.2 小微企业贷款贷前调查体系设计第41-44页
        4.2.1 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结构第41-42页
        4.2.2 构建小微企业专用信用评价体系第42-44页
    4.3 小微企业贷款贷中审查体系设计第44-46页
        4.3.1 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机制第44-45页
        4.3.2 改进小微企业信贷担保方式第45页
        4.3.3 加强小微企业贷款用途审查第45-46页
    4.4 小微企业贷款贷后监控管理体系设计第46-48页
        4.4.1 强化日常贷款管理和监测第46-47页
        4.4.2 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化解机制第47-48页
5.L银行加强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第48-52页
    5.1 开拓L银行新的信贷业务创新模式第48-49页
        5.1.1 开展PPP业务第48页
        5.1.2 成立科技支行第48-49页
        5.1.3 开展多主体合作模式第49页
    5.2 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第49-50页
        5.2.1 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第49页
        5.2.2 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专业人员培训机制第49-50页
        5.2.3 提高从业人员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意识第50页
    5.3 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第50-52页
        5.3.1 优化营销模式第50-51页
        5.3.2 推进新产品创新第51页
        5.3.3 开发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第51-52页
6.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消化道癌症患者两个化疗阶段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