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论文方法 | 第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研究的不足 | 第14页 |
一、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 | 第14-17页 |
(一)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2.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15页 |
3.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15-16页 |
(二)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研究对实践工作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1. 进一步优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结构的需要 | 第16页 |
2. 进一步激发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活力的需要 | 第16页 |
3. 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 第16-17页 |
4. 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 第17页 |
二、包头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 | 第17-25页 |
(一) 绩效评价的对象及特点 | 第17页 |
1. 绩效评价的对象 | 第17页 |
2. 绩效评价对象的特点 | 第17页 |
(二) 绩效评价的主体及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1. 绩效评价的主体 | 第17-18页 |
2. 绩效评价主体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三) 绩效评价的内容及特点 | 第19-20页 |
1. 绩效评价的内容 | 第19页 |
2. 绩效评价内容的主要特点 | 第19-20页 |
(四) 绩效评价的方法及程序 | 第20-23页 |
1. 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20-21页 |
2. 绩效评价的操作程序 | 第21-23页 |
(五) 绩效评价的结果分类及运用 | 第23-25页 |
1. 绩效评价结果的分类 | 第23-24页 |
2.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第24-25页 |
三、包头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一) 包头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1. 评价的主体作用发挥参差不齐 | 第25-26页 |
2. 评价的标准还不够明确 | 第26页 |
3. 评价某种程度鼓励了短期行为 | 第26-27页 |
4. 评价结果运用不够理想 | 第27页 |
(二) 包头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29页 |
1. 组织不到位,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 | 第27-28页 |
2. 指标不细化,注重宏观不注重微观 | 第28页 |
3. 导向不明确,注重短期不注重长远 | 第28-29页 |
4. 措施不得力,注重奖励不注重惩罚 | 第29页 |
四、建立新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想 | 第29-37页 |
(一) 建立新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 第30-32页 |
1. 建立新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的困难分析 | 第30-31页 |
2. 建立新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可行性分析 | 第31-32页 |
(二) 建立新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 | 第32-37页 |
1. 由直接主管人员作出评价 | 第32页 |
2. 借助平衡计分卡设置评价指标 | 第32-34页 |
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干部 | 第34-36页 |
4. 以领导干部为核心安排评价程序 | 第36页 |
5. 评价结果的运用实现奖惩并重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