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7-18页 |
二、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一)环境承载力相关概念及特征 | 第18-20页 |
1. 承载力 | 第18页 |
2. 环境承载力 | 第18-19页 |
3. 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 第19-20页 |
(二)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0-25页 |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第21-22页 |
3.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第22-23页 |
4. 人口承载理论 | 第23-25页 |
三、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与环境概况 | 第25-32页 |
(一)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状况 | 第25-27页 |
1. 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现状 | 第25页 |
2. 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状况 | 第25-27页 |
(二)呼和浩特市环境质量状况 | 第27-32页 |
1.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特征 | 第27-28页 |
2. 呼和浩特市环境状况 | 第28-30页 |
3. 呼和浩特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 第30-32页 |
四、呼和浩特市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 第32-45页 |
(一)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 第32-35页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2-33页 |
2. 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 | 第33-35页 |
(二)功效系数评价法简介 | 第35-38页 |
1. 权重的确定 | 第36-37页 |
2. 各指标阈值的确定 | 第37-38页 |
3. 评判原则 | 第38页 |
(三)呼和浩特市环境指标处理与承载力评估 | 第38-45页 |
1. 大气环境承载力 | 第38-40页 |
2. 水环境承载力 | 第40-41页 |
3. 声环境承载力 | 第41-45页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54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45页 |
(二)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45-51页 |
1. 呼和浩特市水环境情况 | 第45-49页 |
2. 呼和浩特市声环境情况 | 第49-50页 |
3. 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情况 | 第50-51页 |
(三)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1. 完善法律法规 | 第51页 |
2.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 第51-52页 |
3. 鼓励公民主动参加环境保护活动 | 第52-53页 |
(四)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