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章 公共服务外包与政府角色的理论阐释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公共服务外包与政府角色解读 | 第17-21页 |
一、公共服务外包的阐释 | 第17-20页 |
二、政府角色的解读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第21-25页 |
一、改革规划者 | 第22页 |
二、制度的建构者 | 第22页 |
三、“精明”的购买者 | 第22-23页 |
四、市场培育者 | 第23-24页 |
五、监督与评估者 | 第24页 |
六、财政支持者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一、企业家政府理论 | 第25-26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页 |
三、治理理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角色扮演失当及原因分析 | 第28-39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一、我国公共服务外包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二、我国公共服务外包的特征 | 第29-30页 |
三、我国公共服务外包成效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角色扮演失当的表现 | 第32-35页 |
一、宏观规划战略不完备 | 第32页 |
二、财政投入力度不足 | 第32-33页 |
三、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四、公共服务外包流程不规范 | 第34页 |
五、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建立 | 第34-35页 |
六、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不足 | 第35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角色扮演失当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一、思想障碍:传统行政文化的厚重影响 | 第36页 |
二、体制障碍: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行为惯性 | 第36-37页 |
三、制度障碍:科学协同的制度体系缺失 | 第37页 |
四、能力障碍:政府角色实现中的信息与技术悖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角色归位建议 | 第39-51页 |
第一节 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 第39-41页 |
一、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 第39-40页 |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 | 第41-43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第41-42页 |
二、确立公共服务外包的法定程序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43-46页 |
一、着力培育外包的供给主体市场 | 第43-45页 |
二、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构建绩效评估及监督机制 | 第46-49页 |
一、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二、建立科学的评估激励机制 | 第47-49页 |
第五节 提高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政府能力 | 第49-50页 |
一、提升政府整合规划能力 | 第49页 |
二、加强信息统计分析体系建设 | 第49-50页 |
三、加强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