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案由:考试作弊 | 第12页 |
二、案情介绍 | 第12页 |
三、争议焦点 | 第12页 |
四、争议与分歧意见 | 第12-14页 |
(一) 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由校纪校规处罚 | 第12-13页 |
(二)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以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处罚 | 第13页 |
(三)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以增设具体罪名处罚 | 第13-14页 |
五、研究结论 | 第14-19页 |
(一) 运用校纪校规处理不当 | 第14-16页 |
1. 运用校纪校规处理不合法 | 第14-15页 |
2. 运用校纪校规处理不合理 | 第15-16页 |
(二) 运用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处罚不合理 | 第16-18页 |
1. 现阶段主要运用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处罚 | 第16页 |
2. 运用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处罚不合理 | 第16-18页 |
(三) 运用增设具体罪名进行处罚较为合适 | 第18-19页 |
六、建议增设考试作弊罪 | 第19-29页 |
(一) 增设考试作弊罪的理由 | 第19-22页 |
1. 增设考试作弊罪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2. 增设考试作弊罪的可行性 | 第20-22页 |
(二) 考试作弊罪的设计 | 第22-29页 |
1. 考试作弊罪的定义 | 第22页 |
2. 考试作弊罪的构成要件 | 第22-27页 |
3. 考试作弊罪的处罚标准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