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及数值模拟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室内空气质量概述 | 第10-14页 |
| 1.2.1 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 | 第10-11页 |
| 1.2.2 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 | 第11-14页 |
| 1.3 超市室内空气质量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1.3.2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 1.3.3 CFD内空气环境中的运用 | 第16-17页 |
| 1.3.4 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特点 | 第17-18页 |
| 1.3.5 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 第18-19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1.4.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2 地下超市现场调查 | 第21-41页 |
| 2.1 地下超市概况 | 第21页 |
| 2.2 客观数据调查 | 第21-33页 |
| 2.2.1 调研方法 | 第21-24页 |
| 2.2.2 测试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4-33页 |
| 2.3 主观问卷调查 | 第33-38页 |
| 2.3.1 问卷与目的与内容 | 第33-34页 |
| 2.3.2 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4-3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 3 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评价 | 第41-51页 |
| 3.1 灰色理论系统 | 第41-44页 |
| 3.1.1 灰色系统的概述 | 第41页 |
| 3.1.2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方法 | 第41-43页 |
| 3.1.3 室内空气质量与灰色系统的内在联系 | 第43-44页 |
| 3.2 地下超市室内环境与主观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4-46页 |
| 3.2.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44-46页 |
| 3.2.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页 |
| 3.3 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第46-50页 |
| 3.3.1 评价因子的选择 | 第47页 |
| 3.3.2 标准序列的建立 | 第47-48页 |
| 3.3.3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8-49页 |
| 3.3.4 关联度计算 | 第49-5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数值模拟 | 第51-71页 |
| 4.1 CFD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分析 | 第51-53页 |
| 4.1.1 控制方程 | 第51-52页 |
| 4.1.2 计算方法 | 第52页 |
| 4.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52-53页 |
| 4.2 FLUENT软件的介绍与运用 | 第53-54页 |
| 4.3 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模拟 | 第54-70页 |
| 4.3.1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第54-56页 |
| 4.3.2 网格划分 | 第56页 |
| 4.3.3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56-57页 |
| 4.3.4 求解器参数设置 | 第57页 |
| 4.3.5 模拟方案的确定及结果分析 | 第57-7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5 地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措施 | 第71-75页 |
| 5.1 建筑室内污染源的控制 | 第71页 |
| 5.2 空调设计与运行管理 | 第71-73页 |
| 5.3 超市室内分区 | 第7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 | 第83-85页 |